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单独二孩”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影响人口政策调整的几大因素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人口政策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人口政策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一)国内研究与探索,文献研究 | 第13-14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问卷访谈法 | 第14-15页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四)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五)归纳总结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单独二孩”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一、“单独二孩”相关基本概念 | 第16页 |
(一)“单独二孩”的具体含义 | 第16页 |
(二)“单独二孩”与“单独二胎”、“双独二孩”、“全面二孩”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第16页 |
二、本论文运用的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17页 |
(二)政府责任理论 | 第17页 |
(三)社会福利理论 | 第17页 |
(四)多源流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 | 第19-33页 |
一、2010年至2015年吴中区人口发展基本概况 | 第19-26页 |
(一)人口总量情况 | 第19-20页 |
(二)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 第20页 |
(三)总和生育率 | 第20-21页 |
(四)户籍人口结构 | 第21-23页 |
(五)暂住人口结构 | 第23页 |
(六)人口出生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七)出生性别比 | 第25-26页 |
二、吴中区“单独二孩”申请及审批情况的分析 | 第26-28页 |
(一)申请人职业类型分布 | 第27页 |
(二)申请人户籍区域分布 | 第27页 |
(三)申请人年龄结构分布 | 第27-28页 |
三、“单独二孩”政策的具体影响 | 第28-33页 |
(一)“单独二孩”政策对国家层面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单独二孩”政策对苏州吴中地区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单独二孩”政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单独二孩”政策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中 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一、“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一)生育二胎热情不高 | 第33页 |
(二)高龄产妇增多 | 第33页 |
(三)配套服务滞后 | 第33-34页 |
二、“单独二孩”政策存在问题相关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一)受益人群基数有限 | 第34页 |
(二)政策指标供需错位 | 第34页 |
(三)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 第34-36页 |
(四)生育成本不断加大 | 第36页 |
(五)个人发展经受考验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针对“单独二孩”政策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37-41页 |
一、理性看待生育政策调整 | 第37页 |
(一)充分认识二孩政策的意义 | 第37页 |
(二)积极宣传二孩政策的内容 | 第37页 |
(三)正确看待政策遇冷的利弊 | 第37页 |
二、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 第37-38页 |
三、完善各项相关配套制度 | 第38-39页 |
四、提高计生服务部门管理能力 | 第39页 |
五、调整相关产业结构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