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Y大学思政课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9页
    1.1 研究目的第7页
    1.2 选题意义第7-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思路第16-19页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第19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正念训练影响学生情绪的可行性第19-35页
    2.1 正念第19-25页
        2.1.1 正念的涵义第19-21页
        2.1.2 正念的作用机制第21-25页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情绪的涵义第25-28页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情绪的内涵第26页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情绪的特点第26-28页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情绪的概况第28-30页
        2.3.1 现状第28-29页
        2.3.2 存在问题第29-30页
    2.4 大学思政课堂融入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可行性第30-35页
        2.4.1 教育服务对象的一致性第30-31页
        2.4.2 教育方法的互补性第31-33页
        2.4.3 教育目标追求的相通性第33-35页
3 正念训练的案例分析——以浙江Y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例第35-53页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35页
        3.1.1 研究目的第35页
        3.1.2 研究意义第35页
    3.2 研究对象第35-36页
    3.3 研究实施方案第36-39页
        3.3.1 研究程序第36-37页
        3.3.2 训练方案第37-39页
    3.4 研究中使用的测量工具第39-41页
        3.4.1 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第39-40页
        3.4.2 正负情绪量表(PANAS)第40页
        3.4.3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第40-41页
    3.5 研究结果分析第41-46页
        3.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41页
        3.5.2 学期初问卷分析第41-46页
    3.6 实验组的前后测比较分析第46-48页
        3.6.1 情绪量表前测后的差异性检验结果第47页
        3.6.2 正念水平量表前测后的差异性检验结果第47-48页
    3.7 情绪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第48-52页
        3.7.1 前测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第49-50页
        3.7.2 后测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第50-52页
        3.7.3 实验结论第52页
    3.8 讨论第52-53页
4 建议第53-56页
    4.1 关注个体发展,完善教育方法第53页
    4.2 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第53-54页
    4.3 转变教育观念第54-55页
    4.4 多元化培养第55页
    4.5 多主体参与第55-56页
5 研究总结第56-60页
    5.1 论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56-58页
    5.2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出入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太原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