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苏州吴江城区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国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突出第13-14页
        1.1.2 城市规划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发展第14页
        1.1.3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对象第16页
    1.4 研究体系第16-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3 研究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第20-38页
    2.1 相关概念解析第20-24页
        2.1.1 増量规划第20页
        2.1.2 存量规划第20-21页
        2.1.3 存量建设用地第21-22页
        2.1.4 城市开发边界第22-24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第24-28页
        2.2.1 精明增长理论第24-25页
        2.2.2 弹性规划理论第25-26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页
        2.2.4 环城绿带理论第26-28页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28-37页
        2.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第28-32页
        2.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第32-37页
        2.3.3 相关研究动态总结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理论探析第38-46页
    3.1“増量”与“存量”理论解析第38-39页
    3.2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内涵及对象第39-41页
        3.2.1 内涵解析第39页
        3.2.2 对象特征第39-41页
    3.3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多规”的关系第41-43页
        3.3.1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第41-42页
        3.3.2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第42-43页
        3.3.3 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第43页
    3.4 存量规划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影响第43-45页
        3.4.1 规模上:精明收缩第44页
        3.4.2 形态上:合理调整第44-45页
        3.4.3 时效上:适当延长第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构建第46-68页
    4.1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总体导向第46-50页
        4.1.1 目标导向第46-47页
        4.1.2 因素导向第47-49页
        4.1.3 思路导向第49-50页
    4.2 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挖掘第50-54页
        4.2.1 挖掘范围界定第50-51页
        4.2.2 挖掘方法与过程第51-53页
        4.2.3 挖掘结果分析第53-54页
    4.3 城市发展规模与城市开发边界规模第54-58页
        4.3.1 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开发边界规模的内涵第54-55页
        4.3.2 增量发展下的外延式增长第55页
        4.3.3 存量规划下的内涵式增长第55-58页
    4.4 存量规模影响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第58-63页
        4.4.1 内缩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第58-60页
        4.4.2 调整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第60-61页
        4.4.3 外延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第61-63页
    4.5 城市开发边界的整合调整和弹性控制第63-66页
        4.5.1 城市开发边界的整合调整第63-65页
        4.5.2 城市开发边界的弹性控制第65-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苏州吴江城区开发边界划定第68-85页
    5.1 苏州吴江城区空间演变历程第68-75页
        5.1.1 吴江城区概况第68-70页
        5.1.2 吴江城区空间发展特征第70-71页
        5.1.3 吴江城区空间扩张动力机制第71-74页
        5.1.4 吴江城区空间扩张存在问题第74-75页
    5.2 苏州吴江城区存量建设用地分析第75-80页
        5.2.1 存量建设用地现状情况第75-76页
        5.2.2 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面临困境第76-77页
        5.2.3 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与再利用第77-80页
    5.3 苏州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综合划定第80-83页
        5.3.1 吴江城区开发边界初步划定第80-81页
        5.3.2 与“多规融合”视角下已划定开发边界的比较第81-82页
        5.3.3 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的修正和完善第82-83页
    5.4 苏州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的实施建议第83-84页
        5.4.1 作为吴江城区总体规划的技术支撑第83页
        5.4.2 明确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的法律效力第83-84页
        5.4.3 加强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的监督管理第84页
        5.4.4 兼顾其他相关空间政策的配合实施第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6.1 研究结论第85-86页
        6.1.1 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亟待与存量规划理念相结合第85页
        6.1.2 存量规划主要从规模、形态和时效三方面影响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第85页
        6.1.3 内缩型、调整型和外延型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应采取针对性方法和措施第85-86页
        6.1.4 吴江城区开发边界的划定需立足存量挖掘统筹区域用地平衡第86页
    6.2 研究创新点第86-87页
        6.2.1 理论研究视角的创新——融入存量规划理念第86页
        6.2.2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创新——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掘与盘活第86-87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87-88页
        6.3.1 理论分析框架尚待完善第87页
        6.3.2 实证检验尚需扩展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图表目录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作者简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城市内部区界地带的发展特征与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下一篇:苏南“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