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1.1 CRISPR/Cas9系统 | 第12-18页 |
1.1.1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 | 第12页 |
1.1.2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 第12-13页 |
1.1.3 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 | 第13-15页 |
1.1.4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 | 第15页 |
1.1.5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1.6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 第16-18页 |
1.1.7 CRISPR/Cas9系统的诱导性调控 | 第18页 |
1.2 miRNA-shRNA嵌套结构 | 第18-21页 |
1.2.1 RNA干扰技术 | 第18-20页 |
1.2.2 miRNA-shRNA嵌套结构的出现 | 第20-21页 |
1.3 P53基因概述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30页 |
2.1.1 质粒 | 第24页 |
2.1.2 工具酶、试剂盒及其它试剂 | 第24-26页 |
2.1.3 引物序列 | 第26-27页 |
2.1.4 主要器材 | 第27-28页 |
2.1.5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8-30页 |
2.1.6 主要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45页 |
2.2.1 载体骨架的构建 | 第30-35页 |
2.2.2 miRsh-sgp53的构建 | 第35-37页 |
2.2.3 RNA聚合酶Ⅱ类启动子调控的miRsh-sgp53载体的构建 | 第37-41页 |
2.2.4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41-43页 |
2.2.5 流式细胞仪分选阳性细胞 | 第43页 |
2.2.6 T7EN1酶切实验 | 第43-44页 |
2.2.7 sanger测序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3.1 RNA聚合聚合酶Ⅱ类启动子调控的miRsh-sgp53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3.2 EF1a调控miRsh-sgp53盒内的sgRNA的表达情况 | 第47页 |
3.3 干细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miRsh-sgRNA盒内的sgRNA的表达情况 | 第47-48页 |
3.4 miRsh-sgRNA盒差生脱靶效应情况 | 第48-51页 |
4 讨论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