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名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 纳米材料用于杀菌 | 第11-15页 |
1.1 金属的杀菌应用 | 第12-13页 |
1.2 金属氧化物的杀菌应用 | 第13-14页 |
1.3 自然产物的抗菌 | 第14-15页 |
1.4 碳基纳米材料的杀菌 | 第15页 |
2 碳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对抗菌的影响 | 第15-18页 |
2.1 横向尺寸大小对杀菌性能影响 | 第15-17页 |
2.2 材料层数对杀菌性能影响 | 第17页 |
2.3 材料形貌对杀菌性能影响 | 第17页 |
2.4 材料的表面修饰对杀菌性能影响 | 第17-18页 |
2.5 分散性和聚合性对杀菌性能影响 | 第18页 |
3 石墨烯类材料的杀菌机制 | 第18-22页 |
3.1 石墨烯类材料边缘的刀片机制 | 第19-20页 |
3.2 石墨烯类材料氧化压力机制 | 第20-21页 |
3.3 石墨烯类材料的包裹机制 | 第21-22页 |
4 课题研究意义及设计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负载银纳米颗粒对禾谷镰刀菌的抗菌研究 | 第23-41页 |
1 前言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试验药品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5-26页 |
2.4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6页 |
2.5 GO-AgNPs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26页 |
2.6 禾谷镰刀菌的培养 | 第26-27页 |
2.7 GO-AgNPs纳米复合物的抗菌性实验 | 第27-28页 |
2.8 GO-AgNPs菌丝的形态观察 | 第28页 |
2.9 观察孢子的形态 | 第28页 |
2.10 GO-AgNPs纳米复合材料释放银离子的速率 | 第28页 |
2.11 植物生长条件和植物病原体接种分离叶片试验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3.1 GO-AgNP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9-33页 |
3.2 GO-AgNPs纳米复合材料抗真菌实验 | 第33-35页 |
3.3 菌丝与材料作用后形貌的改变 | 第35-36页 |
3.4 孢子与材料作用后的TEM和SEM | 第36-38页 |
3.5 材料在离体叶片上的抑菌效果 | 第38-39页 |
3.6 GO-AgNPs中银离子的释放速率 | 第39-40页 |
4 总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负载氮化碳的光催化抗菌研究 | 第41-60页 |
1 前言 | 第41-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2.1 试验药品 | 第42页 |
2.2 试验仪器 | 第42-43页 |
2.3 GO/g-C_3N_4的制备 | 第43页 |
2.4 GO/g-C_3N_4抗菌性能的测定 | 第43-44页 |
2.5 大肠杆菌的形态分析 | 第44页 |
2.6 荧光染色实验 | 第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8页 |
3.1 GO/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和表征 | 第44-49页 |
3.2 GO/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测试 | 第49-51页 |
3.3 荧光染色测定细菌死亡率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 第51-52页 |
3.4 大肠杆菌形貌观察 | 第52-53页 |
3.5 GO/g-C_3N_4的光催化杀菌机制 | 第53-55页 |
3.6 杀菌效果增强机理 | 第55-56页 |
3.7 GO/g-C_3N_4的重复利用率 | 第56-57页 |
3.8 GO/g-C_3N_4对细胞的毒性测试 | 第57-58页 |
4 总结 | 第58-60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