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1.2 隧道电波传播特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适应隧道环境的天线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2 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7-25页 |
| 2.1 电波传播预测方法 | 第17-21页 |
| 2.1.1 发射射线法 | 第18-19页 |
| 2.1.2 镜像法 | 第19-21页 |
| 2.2 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理论 | 第21-25页 |
| 2.2.1 漏波天线理论 | 第21-23页 |
| 2.2.2 基片集成波导理论 | 第23-25页 |
| 3 不同天线在隧道内的电波覆盖效果 | 第25-48页 |
| 3.1 隧道内电波传播的基本特征 | 第25-28页 |
| 3.2 不同波束形状发射天线在隧道内的接收功率 | 第28-37页 |
| 3.2.1 发射天线为偶极子边射阵时的接收功率 | 第29-31页 |
| 3.2.2 发射天线为偶极子端射阵时的接收功率 | 第31-34页 |
| 3.2.3 发射天线为八木天线时的接收功率 | 第34-37页 |
| 3.3 不同天线接收功率与增益的关系 | 第37-46页 |
| 3.3.1 矩形隧道内近场和远场的划分 | 第37-40页 |
| 3.3.2 中值功率、90%功率、95%功率的定义 | 第40页 |
| 3.3.3 偶极子边射阵接收功率与天线增益的关系 | 第40-42页 |
| 3.3.4 偶极子端射阵接收功率与天线增益的关系 | 第42-44页 |
| 3.3.5 八木天线接收功率与天线增益的关系 | 第44-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4 新型高增益漏波天线设计 | 第48-64页 |
| 4.1 阵列天线馈电结构的设计 | 第48-53页 |
| 4.1.1 等分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第50-51页 |
| 4.1.2 不等分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第51-52页 |
| 4.1.3 1×4不等分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第52-53页 |
| 4.2 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的设计 | 第53-62页 |
| 4.2.1 表面开“Z”形槽的漏波天线 | 第53-55页 |
| 4.2.2 具有泰勒口面分布漏波天线的设计 | 第55-60页 |
| 4.2.3 高增益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阵列 | 第60-62页 |
| 4.3 新型漏波天线在隧道中的电波覆盖效果 | 第62-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4页 |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