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福州森林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GIS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旅游GIS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重点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6-23页 |
2.1 组件式GIS技术 | 第16-18页 |
2.1.1 组件式技术简介 | 第16页 |
2.1.2 GIS技术介绍 | 第16页 |
2.1.3 非组件式GIS技术 | 第16-18页 |
2.1.4 组件式GIS技术 | 第18页 |
2.2 空间信息录入技术 | 第18-19页 |
2.3 数据库技术 | 第19-21页 |
2.3.1 主要的数据库 | 第19-20页 |
2.3.2 GIS中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方式 | 第20页 |
2.3.3 MapObjects的数据库访问 | 第20-21页 |
2.4 最短路径算法 | 第21-22页 |
2.4.1 网络拓扑关系的建立 | 第21页 |
2.4.2 Dijkstra算法分析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3-26页 |
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23-24页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26-54页 |
4.1 系统设计流程 | 第26-27页 |
4.2 系统软硬软件环境选择 | 第27-29页 |
4.2.1 系统硬件平台选择 | 第27页 |
4.2.2 系统软件平台选择 | 第27-29页 |
4.3 系统数据整理 | 第29-35页 |
4.3.1 系统数据的获取 | 第29页 |
4.3.2 系统数据的修正 | 第29-30页 |
4.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0-35页 |
4.4 系统模块划分 | 第35-36页 |
4.5 系统功能流程设计 | 第36-51页 |
4.6 系统接口设计 | 第51页 |
4.7 系统界面设计 | 第51-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4-82页 |
5.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54页 |
5.2 系统图层操作功能的实现 | 第54-60页 |
5.2.1 系统图层的加载 | 第54-57页 |
5.2.2 系统图层的控制 | 第57-58页 |
5.2.3 系统图层的渲染 | 第58-60页 |
5.3 系统地图操作功能的实现 | 第60-66页 |
5.3.1 系统地图的放大 | 第61-63页 |
5.3.2 系统地图的缩小 | 第63-64页 |
5.3.3 系统地图的漫游 | 第64-65页 |
5.3.4 系统地图的恢复 | 第65-66页 |
5.4 系统鹰眼功能的实现 | 第66-69页 |
5.4.1 系统鹰眼窗口跟踪地图显示窗口 | 第66-68页 |
5.4.2 系统地图显示窗口跟踪鹰眼窗口 | 第68-69页 |
5.5 系统查询功能的实现 | 第69-76页 |
5.5.1 系统属性信息查询 | 第69-71页 |
5.5.2 系统模糊查询 | 第71-73页 |
5.5.3 系统最短路径查询 | 第73-75页 |
5.5.4 系统处警信息查询 | 第75-76页 |
5.6 系统地图编辑功能的实现 | 第76-80页 |
5.6.1 系统特征添加 | 第76-78页 |
5.6.2 系统特征删除 | 第78页 |
5.6.3 系统特征属性编辑 | 第78-8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82-87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82页 |
6.2 功能测试 | 第82-84页 |
6.3 系统界面测试 | 第84-85页 |
6.4 集成测试 | 第85-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0页 |
7.1 总结 | 第87-88页 |
7.2 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