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纳税服务研究--以马龙县地税局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纳税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小结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法 | 第14页 |
(二)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三)文献研究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纳税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6-25页 |
第一节 服务和纳税服务 | 第16-17页 |
一、服务 | 第16页 |
二、纳税服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 | 第18-20页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0-21页 |
四、科学发展观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纳税服务的原则 | 第22-23页 |
一、依法原则 | 第22页 |
二、便利原则 | 第22-23页 |
三、效率原则 | 第23页 |
四、公平原则 | 第23页 |
五、文明原则 | 第23页 |
第四节 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案例分析——以马龙县地税局为例 | 第25-34页 |
第一节 马龙县地税局基本概况 | 第25-28页 |
第二节 马龙县地税局纳税服务现状 | 第28-30页 |
一、纳税服务意识逐步增强 | 第28页 |
二、纳税服务内容不断丰富 | 第28-29页 |
三、纳税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 第29页 |
四、纳税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 第29-30页 |
第三节 马龙县地税局纳税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一、信息沟通不顺畅 | 第30页 |
二、信息反馈不及时 | 第30页 |
三、办税流程太繁杂 | 第30-31页 |
四、排队等候时间长 | 第31页 |
五、个性化服务不突出 | 第31页 |
第四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31-32页 |
二、纳税服务机制没有理顺 | 第32页 |
三、纳税服务业务拓展不平衡 | 第32页 |
四、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不如意 | 第32-33页 |
五、纳税服务监督考评不完善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纳税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34-41页 |
第一节 美国以服务为治税宗旨的纳税服务 | 第34-38页 |
一、强调保障纳税人权利 | 第34页 |
二、设置以服务纳税人为中心的专门机构 | 第34-36页 |
三、提供完善的纳税服务手段 | 第36页 |
四、建立规范的纳税服务制度 | 第36页 |
五、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作用 | 第36-37页 |
六、健全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新加坡以信息推动为特色的纳税服务 | 第38页 |
第三节 中国香港地区以完备的咨询为主导的纳税服务 | 第38-39页 |
第四节 英、澳、日等国多元化的纳税服务 | 第39-41页 |
一、英国:整体政府下的纳税服务 | 第39页 |
二、澳大利亚: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税法宣传 | 第39页 |
三、日本:以申报纳税为核心的纳税服务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完善马龙县地税局纳税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增强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41-43页 |
一、加强与第三方税务机构的合作 | 第41页 |
二、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监管 | 第41-42页 |
三、发展基于“整体政府”的纳税服务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发展纳税服务个性化 | 第43-47页 |
一、针对重点税源的纳税服务 | 第44-45页 |
二、针对小微企业的纳税服务 | 第45-46页 |
三、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服务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纳税服务 | 第47-51页 |
一、税收法治环境 | 第47-49页 |
二、税收信用环境 | 第49-50页 |
三、税收人文环境 | 第50-51页 |
第四节 实行纳税服务绩效评估 | 第51-57页 |
一、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评估体系 | 第51-53页 |
二、实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 | 第53-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