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氮杂环化合物概述 | 第10-12页 |
1.2 离子液体概述 | 第12-16页 |
1.2.1 离子液体的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2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1.2.3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 | 第14-16页 |
1.3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1 离子液体应用于缩合反应 | 第16-17页 |
1.3.2 离子液体应用于其他反应 | 第17-19页 |
1.4 离子液体体系中制备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咪唑型离子液体中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19-20页 |
1.4.2 季铵盐型离子液体中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20-21页 |
1.5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多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23-38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2 多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3.1 四氢-咪唑并[4,5-d]咪唑-2,5-二酮的工艺优化 | 第28-32页 |
2.3.2 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8的工艺优化 | 第32-34页 |
2.3.3 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工艺优化 | 第34-37页 |
2.3.4 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Biginelli-type反应制备嘧啶酮类化合物 | 第38-53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3.2.1 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39页 |
3.2.2 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3.3.1 苯甲醛、环戊酮、脲三组份反应的工艺优化 | 第40-43页 |
3.3.2 芳醛、环戊酮、脲三组份反应的工艺优化 | 第43-47页 |
3.3.3 芳醛、环戊酮、硫脲三组份反应的工艺优化 | 第47-50页 |
3.3.4 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 | 第50-51页 |
3.3.5 离子液体催化Biginelli-type反应的机理探讨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中性离子液体催化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53-68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中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53-54页 |
4.2.2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4.3.1 二并哌嗪的工艺优化 | 第55-59页 |
4.3.2 三并哌嗪的工艺优化 | 第59-62页 |
4.3.3 超声波促进下2-苯基苯并咪唑的工艺优化 | 第62-66页 |
4.3.4 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 | 第68-70页 |
5.1 论文结论 | 第68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68-69页 |
5.3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9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
附录B:部分产物谱图 | 第7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