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超支化聚三唑的功能化探究:自修复与金属黏结特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炔-叠氮的点击聚合发展历程简述第10-11页
    1.2 功能化聚三唑简介第11-16页
        1.2.1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第12页
        1.2.2 爆炸物检测第12-14页
        1.2.3 非线性光学第14页
        1.2.4 金属胶黏剂第14-16页
        1.2.5 自修复性能第16页
    1.3 自修复材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第16-22页
        1.3.1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第17-19页
        1.3.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第19-21页
        1.3.3 聚三唑在自修复材料领域的发展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1.4.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的合成及自修复性能探究第24-40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页
        2.2.3 单体制备第25-26页
        2.2.4 聚合物的合成第26-27页
        2.2.5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第27-28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2.3.1 单体的合成第28页
        2.3.2 点击聚合反应第28-29页
        2.3.3 结构表征第29-32页
        2.3.4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第32-33页
        2.3.5 聚合物薄膜的自修复条件探究第33-36页
        2.3.6 聚合物薄膜自修复的可重复性探究第36-37页
        2.3.7 自修复聚合物样条的力学性能探究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的金属黏结性能探究第40-60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6页
        3.2.1 实验材料第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2.3 实验原理第41-42页
        3.2.4 单体的制备第42-44页
        3.2.5 聚合物的合成第44-45页
        3.2.6 实验材料准备第45-46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3.3.1 单体的合成第46页
        3.3.2 点击聚合反应第46页
        3.3.3 结构表征第46-49页
        3.3.4 固化时间与温度的影响第49-52页
        3.3.5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对金属黏结性能的可重复性研究第52-55页
        3.3.6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作为金属胶黏剂的通用性探究第55-56页
        3.3.7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作为其他材料胶黏剂使用的探究第56-57页
        3.3.8 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金属胶黏剂与商用品牌性能对比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总结和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氢及氨在黄铁矿FeS2(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锌钴化合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