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微生物性鱼病论文--细菌性鱼病论文

五种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3-27页
    第一章 弧菌及其毒力因子研究进展第13-21页
        1 副溶血弧菌第13-16页
            1.1 溶血素第13-14页
                1.1.1 耐热直接溶血素第14页
                1.1.2 耐热相关溶血素第14页
                1.1.3 不耐热溶血素第14页
            1.2 Ⅲ型分泌系统第14-15页
            1.3 尿素酶第15页
            1.4 黏附相关因子第15页
            1.5 其他毒力因子第15-16页
        2 霍乱弧菌第16-17页
            2.1 霍乱毒素第16页
            2.2 毒素协同菌毛第16-17页
            2.3 凝血素第17页
        3 创伤弧菌第17-18页
            3.1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第17页
            3.2 金属蛋白酶第17-18页
            3.3 其他毒力因子第18页
        4 拟态弧菌第18-19页
            4.1 溶血素第18页
            4.2 黏附素第18-19页
            4.3 外毒素第19页
        5 溶藻弧菌第19-21页
            5.1 胶原蛋白酶第19页
            5.2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第19页
            5.3 铁摄取调控系统第19-21页
    第二章 弧菌的检测方法进展第21-27页
        1 传统的检测鉴定方法第21-22页
        2 免疫学方法第22-23页
            2.1 酶联免疫吸附第22页
            2.2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第22-23页
            2.3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第23页
            2.4 免疫荧光技术第23页
        3 基因芯片技术第23页
        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第23-25页
            4.1 常规PCR技术第24页
            4.2 多重PCR法第24页
            4.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第24-25页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25页
        5 小结第25-27页
第二篇 试验研究第27-77页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7-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4页
            1.1 材料第27-28页
                1.1.1 菌种第27-28页
                1.1.2 主要试剂第28页
                1.1.3 主要仪器第28页
            1.2 方法第28-34页
                1.2.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28-29页
                1.2.2 DNA的提取第29页
                1.2.3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标准品的制备第29-32页
                1.2.4 副溶血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32-33页
                1.2.5 副溶血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3页
                1.2.6 样品的检测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2.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34页
            2.2 重组质粒PCR鉴定第34-35页
            2.3 重组质粒制备及浓度测定第35页
            2.4 副溶血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35-39页
                2.4.1 单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35-36页
                2.4.2 单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第36-37页
                2.4.3 单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第37-39页
            2.5 副溶血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9-43页
                2.5.1 三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第39页
                2.5.2 三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39-41页
                2.5.3 三重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第41-42页
                2.5.4 三重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第42-43页
                2.5.5 三重荧光定量PCR的重复性第43页
            2.6 样品检测第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第四章 霍乱弧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第45-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1.1 材料第46页
                1.1.1 菌种第46页
                1.1.2 主要试剂第46页
                1.1.3 主要仪器第46页
            1.2 方法第46-49页
                1.2.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46-47页
                1.2.2 基因组的提取第47页
                1.2.3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标准品的制备第47页
                1.2.4 霍乱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第47-48页
                1.2.5 霍乱弧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8-49页
                1.2.6 样品检测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9页
            2.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49页
            2.2 重组质粒PCR鉴定第49-50页
            2.3 重组质粒制备及浓度测定第50页
            2.4 霍乱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50-55页
                2.4.1 单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50-52页
                2.4.2 单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第52-53页
                2.4.3 单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第53-55页
            2.5 霍乱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5-58页
                2.5.1 三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第55页
                2.5.2 三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55-56页
                2.5.3 三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第56-57页
                2.5.4 三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第57-58页
                2.5.5 霍乱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重复性检测第58页
            2.6 样品检测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第五章 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1-7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1.1 材料第62页
                1.1.1 菌种第62页
                1.1.2 主要试剂第62页
                1.1.3 主要仪器第62页
            1.2 方法第62-64页
                1.2.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62-63页
                1.2.2 基因组的提取第63页
                1.2.3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标准品的制备第63页
                1.2.4 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及溶藻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63页
                1.2.5 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63-64页
                1.2.6 样品检测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5页
            2.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64-65页
            2.2 重组质粒PCR鉴定第65页
            2.3 重组质粒制备及浓度测定第65-66页
            2.4 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及溶藻弧菌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66-70页
                2.4.1 单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66-67页
                2.4.2 单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第67-69页
                2.4.3 单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第69-70页
            2.5 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0-75页
                2.5.1 三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的确定第70-71页
                2.5.2 三重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第71-72页
                2.5.3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第72-73页
                2.5.4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敏感性的检测第73-74页
                2.5.5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重复性第74-75页
            2.6 样品检测第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8页
全文总结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医学电子病历系统设计
下一篇:低温胁迫凡纳滨对虾仔虾cDNA文库及2个功能基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