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亚洲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整合演进现象与策略--以中日新韩典型城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6-3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23页
        1.1.1 大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新动向第16-17页
        1.1.2 亚洲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第17-19页
        1.1.3 TOD理论中国化的问题第19-21页
        1.1.4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1.2 基本概念第23-26页
        1.2.1 城市中心区第23页
        1.2.2 轨道交通站域第23-24页
        1.2.3 综合交通第24页
        1.2.4 TOD和TOE第24-26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26-30页
        1.3.1 城市中心区更新相关研究第26-27页
        1.3.2 轨道交通站域的相关研究第27-28页
        1.3.3 城市整合演进发展的研究第28-30页
    1.4 研究方法第30页
    1.5 论文结构与框架第30-34页
        1.5.1 论文结构第30-32页
        1.5.2 论文框架第32-34页
2 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的整合演进理论第34-65页
    2.1 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TOD理论与实践第34-37页
        2.1.1 TOD理论的适用范围第34页
        2.1.2 TOD理论的优缺点第34-35页
        2.1.3 中国城市的TOD实践第35-37页
    2.2 城市中心区更新思维的转变第37-45页
        2.2.1 增量时代与存量时代的发展差异第37-38页
        2.2.2 不同城市区域的开发与演进策略第38-41页
        2.2.3 综合交通思维整合下的城市更新第41-45页
    2.3 从TOD到TOE第45-55页
        2.3.1 TOE的提出背景第45-47页
        2.3.2 TOE的基础内涵第47-49页
        2.3.3 TOD与TOE的异同点比较第49-51页
        2.3.4 TOE的站域综合交通系统第51-55页
    2.4 TOE的站域空间整合演进策略第55-64页
        2.4.1 多元共存的城市更新思路第55-56页
        2.4.2 TOE的站域空间整合思维第56-59页
        2.4.3 TOE的站域空间用地布局第59-64页
    2.5 小结第64-65页
3 亚洲典型城市中心区站域的类型研究第65-114页
    3.1 四国典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比第65-76页
        3.1.1 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对比第65-66页
        3.1.2 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研究第66-74页
        3.1.3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比总结第74-76页
    3.2 九城市中心区与轨道交通数据对比第76-92页
        3.2.1 全市域数据的对比第76-81页
        3.2.2 中心区数据的对比第81-86页
        3.2.3 研究站点样本的选取第86-92页
    3.3 四种类型轨道交通站域特征对比第92-112页
        3.3.1 站域类型的划分研究第92-94页
        3.3.2 商业开发的特征对比第94-103页
        3.3.3 商业开发的特征总结第103-106页
        3.3.4 综合交通的特征对比第106-110页
        3.3.5 站域空间整合度分析第110-112页
    3.4 小结第112-114页
4 四类典型案例的站域TOE更新研究第114-150页
    4.1 单个轨道交通站点主导型(SMO)的TOE更新第114-123页
        4.1.1 SMO型站域的基本特征第114-115页
        4.1.2 SMO型站域的典型案例第115-122页
        4.1.3 欧美相关案例的对比第122-123页
    4.2 多个轨道交通站复合型(MMO)的TOE更新第123-132页
        4.2.1 MMO型站域的基本特征第123页
        4.2.2 MMO型站域的典型案例第123-130页
        4.2.3 欧美相关案例的对比第130-132页
    4.3 火车站与轨道交通站复合型(TMO)的TOE更新第132-139页
        4.3.1 TMO型站域的基本特征第132页
        4.3.2 TMO型站域的典型案例第132-137页
        4.3.3 欧美相关案例的对比第137-139页
    4.4 火车站主导型(TO)的TOE更新第139-148页
        4.4.1 TO型站域的基本特征第139-140页
        4.4.2 TO型站域的典型案例第140-145页
        4.4.3 欧美相关案例的对比第145-148页
    4.5 小结第148-150页
5 亚洲经验下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TOE发展策略第150-174页
    5.1 中国大城市中心区TOE的发展问题与契机第150-158页
        5.1.1 中国大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概况第150-152页
        5.1.2 一线大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契机第152-155页
        5.1.3 二线大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契机第155-158页
    5.2 中国城市与亚洲发达城市异同第158-164页
        5.2.1 轨道交通的政策法规异同第158-161页
        5.2.2 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异同第161-162页
        5.2.3 轨道交通的城市设计异同第162-164页
    5.3 亚洲经验的中国站域TOE发展策略第164-173页
        5.3.1 站域TOE的政策法规策略第164-165页
        5.3.2 站域TOE的空间结构策略第165-169页
        5.3.3 站域TOE的城市设计策略第169-173页
    5.4 小结第173-174页
6 重庆两路口站域(TMO)的TOE应用分析第174-196页
    6.1 城市发展背景与站域调研第174-182页
        6.1.1 重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问题第174-178页
        6.1.2 两路口站域的基本信息调研第178-182页
    6.2 站域空间与行为的综合交通整合分析第182-187页
        6.2.1 城市空间的交通关联分析第182-185页
        6.2.2 站域行为的交通关联分析第185-187页
    6.3 两路口站域的TOE发展策略第187-195页
        6.3.1 TOE发展的综合交通策略第187-189页
        6.3.2 TOE发展的城市设计策略第189-195页
    6.4 小结第195-196页
7 结语第196-198页
    7.1 主要成果第196页
    7.2 研究创新第196-197页
    7.3 未来展望第197-198页
致谢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4页
附录第204-205页
    A. 其他研究详细图表第204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204-205页
附表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农业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海南省桂林洋农业产业园为例
下一篇:抗震一级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调整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