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多传感器节点的人体动作捕获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4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开发平台介绍第16-23页
    2.1 系统描述第16-17页
        2.1.1 动作捕获原理与方法第16-17页
        2.1.2 系统组成框架第17页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17-18页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18-20页
        2.3.1 数据采集程序功能设计第19页
        2.3.2 数据汇聚程序功能设计第19页
        2.3.3 上位机通信程序功能设计第19页
        2.3.4 上位机动画显示程序功能设计第19-20页
    2.4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第20-22页
        2.4.1 硬件平台第20页
        2.4.2 软件开发环境第20-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设计第23-37页
    3.1 数据采集节点程序执行流程介绍第23-24页
    3.2 STM32 微控制器初始化第24-26页
        3.2.1 STM32 时钟初始化第24页
        3.2.2 STM32 外设初始化第24-26页
    3.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26-30页
        3.3.1 传感器初始化第26-28页
        3.3.2 数据采集第28页
        3.3.3 数据预处理第28-30页
    3.4 数据融合滤波处理程序设计第30-36页
        3.4.1 选取滤波状态向量第31-32页
        3.4.2 求取状态更新值第32-33页
        3.4.3 求均方误差矩阵第33页
        3.4.4 求状态预测值第33-35页
        3.4.5 数据融合工作流程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数据传输与通信程序设计第37-55页
    4.1 动作捕获系统通信模型介绍第37-38页
    4.2 数据汇聚节点通信程序设计第38-43页
        4.2.1 STM32 微控制器初始化第39-41页
        4.2.2 数据汇聚节点 SPI 程序设计第41-42页
        4.2.3 数据汇聚节点串口程序设计第42-43页
    4.3 数据采集节点通信程序设计第43-50页
        4.3.1 数据采集节点 SPI 通信程序设计第43-45页
        4.3.2 数据采集节点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第45-48页
        4.3.3 参数校准示例第48-50页
    4.4 上位机通信程序设计第50-53页
        4.4.1 Win32 串口操作函数介绍第50-51页
        4.4.2 通信程序动态链接库设计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动作模拟显示程序设计第55-67页
    5.1 Win32 应用程序框架介绍第55-56页
    5.2 初始化 Direct3D第56-58页
        5.2.1 设备初始化第56-57页
        5.2.2 图形初始化第57-58页
    5.3 图形变换与渲染第58-62页
        5.3.1 读取动作数据第58-61页
        5.3.2 模型坐标变换第61-62页
    5.4 人体姿态定向标定程序第62-63页
    5.5 系统测试第63-65页
        5.5.1 单节点数据灵敏度测试第63-64页
        5.5.2 手臂动作捕获测试第64-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6.1 总结第67页
    6.2 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警用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J2EE三层架构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