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时空演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洪涝灾害损失评价进展 | 第16-17页 |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洪涝灾害风险演变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数据处理 | 第20-3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2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4-31页 |
·数据获取 | 第24-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 第31-50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1-32页 |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44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求算 | 第32-40页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40-44页 |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 第44-47页 |
·指标数据分级 | 第44-45页 |
·隶属函数的建立 | 第45-46页 |
·风险评价及精度检验 | 第46-47页 |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时空演变 | 第50-64页 |
·风险等级演变分析 | 第50-54页 |
·风险等级总体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风险等级演变动态度分析 | 第51-52页 |
·风险等级演变转移概率矩阵分析 | 第52-54页 |
·风险指数演变分析 | 第54-58页 |
·区域层面风险指数演变分析 | 第54-56页 |
·县域层面风险指数演变分析 | 第56-58页 |
·风险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第58-62页 |
·景观尺度风险格局演变 | 第58-60页 |
·斑块类型尺度风险格局演变 | 第60-62页 |
·风险驱动机制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6页 |
·风险评价与分析 | 第64-65页 |
·风险演变与分析 | 第65-6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本人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