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蓬子菜、香叶木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蓬子菜简介 | 第9页 |
1.2.2 蓬子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9页 |
1.2.3 蓬子菜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9-10页 |
1.3 香叶木苷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香叶木苷的来源和结构分析 | 第10页 |
1.3.2 香叶木苷的药理作用 | 第10-11页 |
1.4 静脉血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1 静脉血栓的危害 | 第11页 |
1.4.2 静脉血栓的发病机理 | 第11-12页 |
1.4.3 静脉血栓的治疗 | 第12页 |
1.5 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1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5.2 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14页 |
1.6 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 | 第14-15页 |
1.7 RNAI 干扰及 CEP350 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7.1 RNAi 干扰概况 | 第15页 |
1.7.2 CEP350 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9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8-19页 |
2.3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19-20页 |
2.3.1 试剂准备 | 第19页 |
2.3.2 样品测定 | 第19-20页 |
2.3.3 蛋白浓度计算 | 第20页 |
2.4 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0页 |
2.5 蛋白质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5.1 试剂配制 | 第20页 |
2.5.2 双向电泳实验步骤 | 第20页 |
2.5.3 双向电泳实验结果分析 | 第20页 |
2.6 SIRNA 干扰重组体的构建 | 第20-22页 |
2.6.1 试剂准备 | 第20页 |
2.6.2 靶细胞转染条件优化 | 第20-21页 |
2.6.3 质粒瞬时转染靶细胞 | 第21页 |
2.6.4 细胞样品总 RNA 的提取 | 第21页 |
2.6.5 反转录 cDNA | 第21页 |
2.6.6 qPCR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21-22页 |
2.7 实验细胞及细胞培养方法 | 第22页 |
2.7.1 实验细胞株的来源 | 第22页 |
2.7.2 培养基的配置及细胞株的复苏 | 第22页 |
2.7.3 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2页 |
2.8 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加药试验 | 第22-23页 |
2.8.1 MTT 法确定最佳加药浓度 | 第22-23页 |
2.8.2 MTT 法确定最优加药时间 | 第23页 |
2.9 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提取 | 第23页 |
2.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纺锤体组装的差异 | 第23-25页 |
2.10.1 细胞爬片实验 | 第23-24页 |
2.10.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24-25页 |
第3章 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5-39页 |
3.1 蛋白双向电泳图谱 | 第25-26页 |
3.2 PDQUEST 软件图像分析 | 第26-27页 |
3.3 差异蛋白点的选取 | 第27-30页 |
3.4 差异蛋白质谱结果 | 第30-33页 |
3.5 差异蛋白点的数据库检索 | 第33-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SIRNA 干扰对 HUVECS 纺锤体组装的影响 | 第39-48页 |
4.1 靶细胞转染条件优化 | 第39-41页 |
4.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纺锤体的变化 | 第41-43页 |
4.3 SIRNA 转染靶细胞及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43-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香叶木苷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 第48-52页 |
5.1 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 | 第48页 |
5.2 香叶木苷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最佳药物浓度和时间 | 第48-50页 |
5.2.1 MTT 法优化出最佳药物浓度 | 第48-49页 |
5.2.2 MTT 法优化出最佳药物时间 | 第49-50页 |
5.3 脐静脉内皮细胞加药蛋白的提取 | 第50页 |
5.4 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创新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缩略词表 | 第61-62页 |
附录 1 | 第62-66页 |
附录 2 | 第66-68页 |
附录 3 | 第68-70页 |
附录 4 | 第70-73页 |
附录 5 | 第73-75页 |
附录 6 | 第75-85页 |
附录 7 | 第85-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