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非特定公物”是否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非特定公物”是否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之争议 | 第13-14页 |
一、肯定的主张 | 第13-14页 |
二、否定的主张 | 第14页 |
第二节 对争议的评析及建议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归个人使用”是否为挪用公款罪的必备要件 | 第18-23页 |
第一节“归个人使用”是否为挪用公款罪的必备要件之争议 | 第18-19页 |
一、有关争议 | 第18-19页 |
二、“归个人使用”主观要件之分析 | 第19页 |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具体用途的定位 | 第19-23页 |
一、挪用公款罪具体用途的定位争议及评析 | 第20页 |
二、挪用公款罪具体用途定位之我见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多次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问题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多次挪用未还”型数额认定问题 | 第23-27页 |
一、同一用途的多次挪用 | 第24-25页 |
二、不同用途的多次挪用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挪新还旧”型数额认定问题 | 第27-30页 |
一、相关规定不合理 | 第27-28页 |
二、“挪新还旧”型数额认定的有关争议及评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非法占有目的”是否为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分关键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主观界限之争议 | 第31-32页 |
一、肯定的主张 | 第31-32页 |
二、否定的主张 | 第32页 |
第三节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区分关键之分析 | 第32-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