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生物炭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1.1 生物炭的起源与定义 | 第12-13页 |
1.1.2 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5页 |
1.2 生物炭在土壤领域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1 生物炭在土壤肥力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2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修复 | 第16-17页 |
1.3 生物炭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生物炭的改性处理 | 第17-18页 |
1.5 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8-22页 |
1.5.1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3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2 生物炭对稻田土壤养分淋溶的影响研究 | 第22-40页 |
2.1 概述 | 第22-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2.2.2 供试土壤 | 第23-24页 |
2.2.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4页 |
2.2.4 试验设置 | 第24-26页 |
2.2.5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2.4.1 BCW对土壤pH、CEC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2 BCW对土壤营养元素N、P、K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3 BCW对淋出液中pH的影响 | 第33页 |
2.4.4 BCW对土壤NH4-N淋失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5 BCW对土壤NO3-N淋失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6 BCW对土壤P淋失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2.4.7 BCW对土壤K淋失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溶出特性与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40-56页 |
3.1 概述 | 第40-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3.2.1 供试土壤 | 第41-42页 |
3.2.2 供试材料 | 第42-43页 |
3.2.3 试验设置 | 第43页 |
3.2.4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3.2.5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3.3.1 供试土壤重金属污染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3.3.2 生物炭比表面积与总孔体积分析 | 第47页 |
3.3.3 生物炭主要元素分析 | 第47-48页 |
3.3.4 生物炭FTIR红外与XRD图谱分析 | 第48-49页 |
3.3.5 BCW和BCW-Fe对污染土壤pH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6 BCW和BCW-Fe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 第50页 |
3.3.7 BCW和BCW-Fe对污染土壤中As、Hg、Cd溶出特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8 BCW与BCW-Fe钝化过程对土壤As、Hg、Cd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