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研究--以西部C省为例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绪论第12-46页
    一、问题提出第12-15页
        (一)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是高职教育供给关系链的重要环节第12-13页
        (二) 教育经费投入改革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第13-14页
        (三) 改革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突破点第14-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36页
        (一) 国内研究第15-26页
        (二) 国外研究第26-34页
        (三) 优势与问题第34-36页
    三、研究意义第36-38页
        (一) 理论意义第36-37页
        (二) 现实意义第37-38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38-41页
        (一) 高职教育与教育经费第38-39页
        (二) 教育经费投入与经费投入改革第39-40页
        (三) 绩效评价与绩效拨款第40-41页
    五、研究内容与重难点第41-43页
        (一) 研究内容第41-43页
        (二) 研究重难点第43页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第43-46页
        (一) 研究思路第43-44页
        (二) 研究方法第44-46页
第一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变迁及问题第46-72页
    一、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变迁第46-50页
        (一) “基数经费+发展经费”政策第46-48页
        (二) “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政策第48-49页
        (三) “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政策第49-50页
    二、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价值变迁第50-53页
        (一) 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转变第51页
        (二) 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第51-52页
        (三) 由计划指令向市场需求转变第52-53页
        (四) 由封闭办学向服务产业转变第53页
    三、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变迁第53-57页
        (一) 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阶段第54页
        (二) 多渠道投入结构性阶段第54-55页
        (三) 多元投入结构拓展阶段第55-57页
    四、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现存问题第57-72页
        (一) 高职教育投入法规欠缺,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不够第61页
        (二) 高职教育成本研究滞后,高职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第61-65页
        (三) 高职经费投入机制不顺,阻碍高职院校的新发展第65页
        (四) 高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均衡第65-68页
        (五) 高职经费管理模式不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第68页
        (六) 高职教育投入均衡性差,区域生均拨款标准不齐第68-72页
第二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第72-82页
    一、政府政策导向第72-75页
        (一) 高职教育政策影响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第72-74页
        (二) 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第74-75页
    二、经济发展水平第75-77页
        (一) 高职教育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75-76页
        (二) 经济发展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第76-77页
    三、教育供需结构第77-79页
        (一) 面向市场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第77-78页
        (二) 根据学生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第78-79页
    四、教育拨款机制第79-82页
        (一) 常规拨款模式第79-80页
        (二) 绩效拨款模式第80-82页
第三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的依据第82-96页
    一、国家宏观政策第82-83页
        (一) 国家政策要求绩效拨款第82-83页
        (二) 地方政策落实绩效拨款第83页
    二、产业发展需求第83-87页
        (一) 适应社会需求第83-84页
        (二) 推动当地发展第84-87页
    三、教育发展需求第87-92页
        (一) 经济转型凸显高职教育的重要性第87-89页
        (二) 质量提升彰显高职教育的专业性第89-92页
    四、绩效管理理论第92-96页
        (一) 社会资本投入第93页
        (二) 经费投入理论第93-94页
        (三) 绩效管理理论第94-96页
第四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的效能第96-104页
    一、推动高职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第96-98页
        (一) 产教一体第97页
        (二) 就业导向第97-98页
    二、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导向作用第98-101页
        (一) 增大高职在高校拨款中比例第99页
        (二) 发挥市场作用吸纳社会资金第99-101页
    三、促进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发展第101-104页
        (一) 创新人才模式第101-102页
        (二) 创新实训条件第102-104页
第五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创新第104-120页
    一、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原则第104-109页
        (一) 坚持需求和能力互依靠原则第105-106页
        (二) 坚持公平和效益相结合原则第106页
        (三) 坚持质量和效率共依存原则第106-107页
        (四) 坚持规模和结构互兼顾原则第107-108页
        (五) 坚持政府和社会共参与原则第108-109页
    二、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第109-113页
        (一) 政府投入主体经费第109-111页
        (二) 多种主体分担经费第111-112页
        (三) 高职院校自筹经费第112-113页
    三、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第113-117页
        (一) 根据不同类型院校规模效益核定第113-114页
        (二) 根据不同专业与产业契合度核定第114-116页
        (三) 根据高职院校发展不同阶段核定第116-117页
    四、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标准第117-120页
        (一) 生均拨款标准是基础性投入依据第117-118页
        (二) 绩效评价参数是竞争性投入依据第118-119页
        (三) 院校专业参数是差异性投入依据第119-120页
第六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创新第120-130页
    一、完善以绩效为导向高职生均拨款制度第120-125页
        (一) 绩效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改革第120-121页
        (二) 质量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改革第121-125页
    二、健全高职院校经费绩效目标管理制度第125-126页
        (一) 创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第125-126页
        (二) 引入竞争性财政经费投入拨款的机制第126页
    三、建立高职绩效拨款三方机构评估制度第126-130页
        (一) 建立教育经费绩效评估体系第127-128页
        (二) 建立三方评估管理制度体系第128-130页
第七章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第130-174页
    一、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第130-154页
        (一)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130-132页
        (二) 绩效评价指标初步框架第132-142页
        (三) 数据验证绩效评价指标第142-154页
    二、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模式第154-158页
        (一) 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因子计算公式第154-155页
        (二) 计算高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和方法第155页
        (三) 使用DEA分析法建立绩效评价模型第155-158页
    三、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结果第158-174页
        (一) 高职院校在投入和产出因子的结果第158-161页
        (二) 高职院校投入和产出绩效评价结果第161-174页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174-182页
    一、研究结论第174-177页
        (一) 教育财政经费绩效评估的政策还没有落地第174页
        (二) 现行拨款制度和标准与学校办学绩效脱节第174-175页
        (三) 学生毕业就业质量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第175-176页
        (四) 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方法要科学第176页
        (五) 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投入产出模式有差异第176-177页
    二、研究建议第177-179页
        (一) 引入三方机构,创新高职院校绩效拨款新机制第177-178页
        (二) 实施分类拨款,建立高职院校绩效的差异模型第178页
        (三) 调整支出结构,倾斜影响产出绩效的关键指标第178-179页
        (四) 制定动态机制,保障财政拨款的标准科学有效第179页
        (五) 强化督导评估,制定绩效评价的监督问责办法第179页
    三、创新、不足与展望第179-182页
        (一) 研究创新第179-180页
        (二) 研究不足第180页
        (三) 研究展望第180-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89页
    一、英文参考文献第182-184页
    二、中文参考文献第184-189页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第189-190页
后记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信噪比下Multi-h CPM的接收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