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房屋测绘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2 房屋测绘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 第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商品房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计算规则 | 第16-22页 |
2.1 商品房预测绘与实测绘概念 | 第16-17页 |
2.2 商品房预测绘面积产生过程 | 第17-19页 |
2.3 商品房的实测绘过程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商品房测绘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定 | 第22-26页 |
3.1 商品房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定 | 第22-23页 |
3.2 成套商品房建筑面积计算原则 | 第23页 |
3.3 商品房计算全面积、半面积、不计入面积范围的有关规定 | 第23-24页 |
3.4 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 | 第24页 |
3.5 特殊墙体及部位的处理原则 | 第24-2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预测与实测在商品房产生过程中的意义 | 第26-30页 |
4.1 商品房的报批过程 | 第26-27页 |
4.2 预测绘的介入意义 | 第27页 |
4.3 实测绘的介入意义 | 第27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27-30页 |
第5章 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差异实例一 | 第30-36页 |
5.1 工程项目简介 | 第30-31页 |
5.2 项目面积预测与实测绘情况 | 第31-33页 |
5.2.1 面积预测绘情况 | 第31-32页 |
5.2.2 面积实测绘情况 | 第32-33页 |
5.3 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差异 | 第33-34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34-36页 |
第6章 规划变更引起的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差异实例分析二 | 第36-42页 |
6.1 工程项目简介 | 第36-37页 |
6.2 项目预测绘情况 | 第37-39页 |
6.3 项目实测绘情况 | 第39-40页 |
6.4 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差异 | 第40-41页 |
6.5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7章 预测绘与实测绘面积产生差异的原因 | 第42-48页 |
7.1 商品房规划设计变更 | 第42-45页 |
7.1.1 套内功能空间规划变更 | 第42-43页 |
7.1.2 设备功能用房发生变化 | 第43-44页 |
7.1.3 外墙保温层厚度变化 | 第44页 |
7.1.4 商品房的使用性质变更 | 第44页 |
7.1.5 商品房的交通核变更 | 第44-45页 |
7.2 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45页 |
7.3 测绘机构测量队伍素质不同 | 第45-46页 |
7.4 社会监管不到位 | 第46页 |
7.5 本章小节 | 第46-48页 |
第8章 解决面积差异的对策 | 第48-56页 |
8.1 商品房开发单位减少预测与实测面积差异的措施 | 第48-49页 |
8.1.1 开发单位对设计变更内容要进行公示 | 第48页 |
8.1.2 规划前期做足功课,减少规划变更 | 第48-49页 |
8.1.3 开发单位杜绝“边决策、边设计、边修改” | 第49页 |
8.1.4 协助施工单位深度了解图纸 | 第49页 |
8.2 施工单位对策 | 第49-52页 |
8.2.1 人的因素 | 第50页 |
8.2.2 材料的因素 | 第50-51页 |
8.2.3 施工方案因素 | 第51页 |
8.2.4 机械设备因素 | 第51页 |
8.2.5 环境因素 | 第51-52页 |
8.3 测绘单位对策 | 第52-53页 |
8.3.1 加强前期对资料的审查 | 第52页 |
8.3.2 熟练使用CAD绘图软件及测量工具 | 第52-53页 |
8.3.3 提高专业测绘水平 | 第53页 |
8.3.4 实测阶段加强对预测绘资料的利用 | 第53页 |
8.4 社会主管部门对策 | 第53-55页 |
8.4.1 在制度上完善管理机能 | 第53-54页 |
8.4.2 加大宣传力度 | 第54页 |
8.4.3 房管部门应该履行监管职能 | 第54-55页 |
8.5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9.1 结论 | 第56-57页 |
9.2 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