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976 nm掺镱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2.2 976 nm连续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3 976 nm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光纤的泵浦方式 | 第15-18页 |
1.3.1 单包层掺镱光纤激光器 | 第16-17页 |
1.3.2 双包层掺镱光纤激光器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掺镱光纤在976 nm处实现锁模的理论基础 | 第21-39页 |
2.1 飞秒激光器的锁模方式 | 第21-27页 |
2.1.1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体锁模 | 第22-23页 |
2.1.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 | 第23-27页 |
2.1.3 非线性光纤环形镜锁模 | 第27页 |
2.2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播 | 第27-34页 |
2.3 镱离子能级模型 | 第34-35页 |
2.4 976nm处实现锁模的关键技术 | 第35-37页 |
2.4.1 抑制镱离子四能级振荡 | 第35-36页 |
2.4.2 避免976nm激光重吸收效应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976 nm掺镱光纤激光器的数值仿真 | 第39-51页 |
3.1 仿真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3.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求解方法 | 第40-42页 |
3.2.1 自适应方法 | 第40-41页 |
3.2.2 器件建模 | 第41-42页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3.3.1 掺镱光纤飞秒激光器的仿真 | 第42-44页 |
3.3.2 频谱滤波器对脉冲演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色散对于脉冲演化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976 nm掺镱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51-65页 |
4.1 实验原理 | 第51-52页 |
4.2 实验装置 | 第52-53页 |
4.2.1 泵浦源 | 第52页 |
4.2.2 光隔离器 | 第52-53页 |
4.2.3 增益光纤 | 第53页 |
4.2.4 带通滤波器 | 第53页 |
4.2.5 偏振光分束镜 | 第53页 |
4.3 实验搭建 | 第53-56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56-61页 |
4.4.1 光谱的测量 | 第56页 |
4.4.2 电谱的测量 | 第56-57页 |
4.4.3 阈值功率测量 | 第57页 |
4.4.4 输出脉冲的测量 | 第57-61页 |
4.5 啁啾脉冲的腔外压缩技术 | 第61-63页 |
4.5.1 基于单模光纤的脉冲压缩技术 | 第62页 |
4.5.2 基于衍射光栅的脉冲压缩技术 | 第62-63页 |
4.6 激光器波长的可调谐性 | 第63-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色散对976 nm掺镱激光器的影响 | 第65-69页 |
5.1 实验搭建 | 第65-66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