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中国西部兰州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网格化排放清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概述第13-14页
    1.3 目标大气污染物概述第14-21页
        1.3.1 七种(类)大气污染物概述第14-16页
        1.3.2 多环芳烃概述第16-21页
    1.4 大气排放清单的国内外研究概述第21-24页
        1.4.1 七种(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第21-22页
        1.4.2 大气PAHs排放清单第22-24页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4页
    1.6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7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6-4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6-27页
    2.2 排放清单计算方法第27-28页
    2.3 排放源分类第28-29页
        2.3.1 七种(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第28-29页
        2.3.2 大气PAHs排放源第29页
    2.4 活动水平及排放因子第29-37页
        2.4.1 七种(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活动水平及排放因子第30-34页
        2.4.2 大气PAHs排放源活动水平及排放因子第34-37页
    2.5 排放清单的网格化处理第37-40页
第三章 兰州地区七种(类)大气污染物网格化排放清单及其空间分布第40-48页
    3.1 兰州地区2009年七种(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第40页
    3.2 兰州地区各类排放源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第40-42页
    3.3 兰州地区七种(类)大气污染物网格化排放清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第42-44页
    3.4 兰州市排放清单不同研究结果对比第44-45页
    3.5 兰州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比较第45-46页
    3.6 不确定性分析第46-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兰州地区大气PAHs网格化排放清单及其空间分布第48-60页
    4.1 兰州地区2009年PAHs排放清单第48-49页
    4.2 兰州地区排放清单源贡献分析第49-50页
    4.3 兰州地区16种PAHs排放谱分析第50-52页
    4.4 兰州地区PAHs排放量的网格化处理及空间分布特征第52-58页
        4.4.1 PAHs总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第54-55页
        4.4.2 工业源PAHs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第55-56页
        4.4.3 生活源PAHs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第56-57页
        4.4.4 生物质源PAHs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第57-58页
    4.5 兰州地区PAHs排放量与其他地区PAHs排放量对比第58-59页
    4.6 不确定性分析第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第60-63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2 特色与创新第61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炭基吸附剂与光催化剂对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下一篇:兰州市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VOCs重点污染源筛选及削减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