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炭基吸附剂与光催化剂对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水体抗生素污染概述第10-13页
        1.1.1 抗生素概况第10页
        1.1.2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危害第10-12页
        1.1.3 水体中抗生素的残留现状第12-13页
        1.1.4 水体中抗生素的去除方法第13页
    1.2 生物炭吸附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生物炭简介第13-14页
        1.2.2 生物炭的制备及改性第14页
        1.2.3 生物炭吸附剂在水体污染去除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 TiO_2光催化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TiO_2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5页
        1.3.2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5-16页
        1.3.3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6页
        1.3.4.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第16-17页
        1.3.5 TiO_2复合光催化剂应用第17页
    1.4 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7-21页
        1.4.1 选题背景第17-18页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4.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芦苇基和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对抗生素的吸附研究第21-36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2.1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2.2 实验仪器第22页
        2.2.3 生物炭的制备第22-23页
        2.2.4 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第23页
        2.2.5 生物炭对抗生素的吸附实验第23-24页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5页
        2.3.1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分析第24-26页
        2.3.2 生物炭对NOR和CAP的吸附动力学第26-30页
        2.3.3 生物炭对NOR和CAP的吸附热力学第30-34页
        2.3.4 溶液pH对生物炭吸附NOR和CAP的影响第34页
        2.3.5 生物炭对NOR和CAP的吸附机理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TiO_2/pBC的制备及在紫外光下对SMX的催化降解研究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3.2.1 实验试剂第36-37页
        3.2.2 实验仪器第37-38页
        3.2.3 TiO_2与TiO_2/pBC的合成制备第38-39页
        3.2.4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39页
        3.2.5 光催化剂对SMX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9页
        3.2.6 TiO_2/pBC对SMX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第39-40页
        3.2.7 TiO_2/pBC重复利用研究第40页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3.1 不同煅烧温度下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光催化活性第40-44页
        3.3.2 TiO_2/pBC的吸附性能分析第44页
        3.3.3 光催化剂的活性分析第44-47页
        3.3.4 TiO_2/pBC的重复利用性第47-48页
        3.3.5 TiO_2/pBC光催化机理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Zn-TiO_2/pBC对SMX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去除研究第50-65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4.2.1 Zn-TiO_2/pBC的制备与表征第50-51页
        4.2.2 Zn-TiO_2/pBC在可见光下对SMX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1页
        4.2.3 Zn-TiO_2/pBC在黄河水体中对SMX的降解及常见离子对光催化剂的影响第51-52页
        4.2.4 Zn-TiO_2/pBC的重复利用性分析第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4.3.1 Zn-TiO_2/pBC的表征第52-55页
        4.3.2 Zn-TiO_2/pBC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第55-58页
        4.3.3 Zn-TiO_2/pBC在黄河水体中对SMX的去除及常见阴离子对光催化剂的影响第58-60页
        4.3.4 Zn-TiO_2/pBC的重复利用性第60-61页
        4.3.5 Zn-TiO_2/pBC光催化去除SMX的机理第61-62页
        4.3.6 SMX光催化降解机理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结论第65-68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论文的创新点第66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区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以凉州区为例
下一篇:中国西部兰州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网格化排放清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