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凫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关于《凫鹥》中名物字词的考证 | 第14-15页 |
二、关于《凫鹥》的主旨及创作目的 | 第15页 |
三、关于《凫鹥》在后世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凫鹥》名物及词语考证 | 第17-33页 |
1.1“凫鹥”考证 | 第17-22页 |
1.1.1“凫”考证 | 第17-19页 |
1.1.2“鹥”考证 | 第19-22页 |
1.2“凫鹥在泾”之“泾”考证 | 第22-28页 |
1.3“凫鹥在亹”之“亹”考证 | 第28-33页 |
1.3.1 清代以前“亹”的训释 | 第28-29页 |
1.3.2 清代以后“亹”的训释 | 第29-33页 |
第二章 《凫鹥》主旨辨析 | 第33-55页 |
2.1 经学角度的《凫鹥》诗旨 | 第33-43页 |
2.1.1 历代“守成”之说辨析 | 第33-37页 |
2.1.2“太平君子”的身份 | 第37-43页 |
2.2 《凫鹥》诗旨的文学解读 | 第43-55页 |
2.2.1. 历代“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说辨析 | 第43-48页 |
2.2.2. 《凫鹥》与绎祭 | 第48-50页 |
2.2.3. 《凫鹥》为祭祀乐歌 | 第50-55页 |
第三章 《凫鹥》的影响 | 第55-62页 |
3.1 《凫鹥》构建的社会理想 | 第55-58页 |
3.2 《凫鹥》的警诫意义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