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现代犬儒主义的道德批判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6页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第7-9页
        (一)研究背景第7页
        (二)研究意义第7-8页
        (三)研究方法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5页
        (一)何为现代犬儒主义第9-10页
        (二)现代犬儒主义如何产生?第10-12页
        (三)怎样应对现代犬儒主义?第12-15页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15-16页
        (一)创新点第15页
        (二)难点第15-16页
第一章 现代犬儒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实质分析第16-25页
    一、“犬儒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第16-18页
    二、古典犬儒主义的表征第18-21页
    三、现代犬儒主义的实质分析第21-25页
        (一)利己动机:以合符道德原则的言行实现不道德的目标第23页
        (二)怀疑态度:对实现某些期望目标的可能性持否定态度第23-24页
        (三)抽离立场:隔离主体身份与不愉快情感体验的自保策略第24-25页
第二章 中国背景下现代犬儒主义的生成环境考察第25-33页
    一、经济体制转型可能产生纯粹利己观念第25-28页
    二、新媒体发展或许影响社会道德信仰建构第28-30页
    三、科学主义教育容易催生道德冷漠现象第30-33页
第三章 现代犬儒主义对道德的批判与解构第33-42页
    一、现代犬儒主义利己动机曲解道德本质第33-36页
    二、现代犬儒主义怀疑态度弱化道德信仰第36-38页
    三、现代犬儒主义抽离立场滋生道德冷漠第38-42页
第四章 道德教育:现代犬儒主义的当代应对第42-51页
    一、以互惠利他应对现代犬儒主义利己动机第42-45页
        (一)利益层面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第42-43页
        (二)无私利他道德教育的可能问题第43-44页
        (三)无私利他向互惠利他道德教育的过渡第44-45页
    二、以幸福体认应对现代犬儒主义怀疑态度第45-48页
        (一)满足物质需要是个人幸福的基础第45-46页
        (二)人的物质需求对精神幸福的遮蔽第46-47页
        (三)个人精神幸福的解蔽与社会幸福的复归第47-48页
    三、以耻感教育应对现代犬儒主义抽离立场第48-51页
        (一)耻感是他律与自律的和谐统一第48-49页
        (二)耻感是道德良心的具体情感表现第49-50页
        (三)“嘲讽”与创设情景是耻感教育的可能方式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阳明的乡治思想和实践研究
下一篇:马尔库塞的技术统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