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 第14-19页 |
(一)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含义 | 第14-15页 |
(二)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表现 | 第15-16页 |
1.过度收取通道费 | 第15-16页 |
2.拖欠供应商货款 | 第16页 |
3.限制价格 | 第16页 |
(三)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危害性 | 第16-19页 |
1.损害市场竞争秩序 | 第16-17页 |
2.减损了消费者的利益 | 第17-19页 |
三、世界各国(地区)法律规制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比较分析 | 第19-22页 |
(一)立法模式选择各异 | 第19-20页 |
1.独立制的立法模式 | 第19页 |
2.统一制的立法模式 | 第19-20页 |
3.扩充制的立法模式 | 第20页 |
(二)法律规定“滥用”的形式不同 | 第20-22页 |
四、我国现行立法规制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 第22-27页 |
(一)我国现行立法规制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不足 | 第22-24页 |
1.《合同法》作为私法规范,难以限制优势方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 | 第22页 |
2.《反不正当竞争法》认定相对经济优势地位困难,需完善修订进行规制 | 第22-23页 |
3.《反垄断法》无法规制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行为,用此规定不切实际 | 第23-24页 |
(二)我国现行立法规制滥用相对经济优势地位的完善建议 | 第24-27页 |
1.立法应重点关注行为本身的违法性,适当淡化主体概念 | 第24-25页 |
2.明确依赖性理论,帮助判定相对经济优势之主体地位 | 第25页 |
3.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综合运用多种责任形式规制滥用行为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