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序 | 第10-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20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1-2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2 路由和波长分配(RWA)算法的研究 | 第24-54页 |
·引言 | 第24-28页 |
·问题描述 | 第28-31页 |
·基于链路的数学描述 | 第29-30页 |
·基于路径的数学描述 | 第30页 |
·数学描述之间的比较 | 第30-31页 |
·静态RWA问题的关键算法 | 第31-41页 |
·多路径算法 | 第33-38页 |
·随机取整算法 | 第38-41页 |
·物理损伤感知的RWA问题 | 第41-46页 |
·线性损伤 | 第43页 |
·非线性损伤 | 第43-44页 |
·损伤感知的RWA数学描述(Impairment Aware-Routing andWavelength Assignment,IA-RWA) | 第44-46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6-52页 |
·RWA算法仿真 | 第46-48页 |
·IA-RWA算法仿真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3 WDM网络中网络编码的研究 | 第54-76页 |
·引言 | 第54-56页 |
·系统模型和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56-61页 |
·系统模型 | 第57页 |
·问题描述 | 第57-61页 |
·分布式算法 | 第61-68页 |
·概念介绍 | 第61-62页 |
·基于优化理论的网络效用最大化 | 第62-65页 |
·本文算法推导 | 第65-67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67-68页 |
·收敛性分析 | 第6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4 光无线混合网络的研究 | 第76-94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77-79页 |
·系统模型 | 第78页 |
·问题描述 | 第78-79页 |
·在线分布式算法 | 第79-87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85-86页 |
·收敛性分析 | 第86页 |
·性能分析 | 第86-87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7-91页 |
·算法3.1的性能 | 第87-88页 |
·算法4.1的性能 | 第88-89页 |
·两阶段优化算法的整体性能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5 局域网多优先权帧转发 | 第94-108页 |
·引言 | 第94-97页 |
·研究背景 | 第94-96页 |
·研究现状 | 第96-97页 |
·层次地址分配 | 第97-99页 |
·层次MAC地址定义 | 第98页 |
·层次MAC地址分配过程 | 第98-99页 |
·多优先权帧转发协议描述 | 第99-102页 |
·混合路径 | 第99-100页 |
·转发决策函数 | 第100-101页 |
·完整的协议描述 | 第101-102页 |
·多优先权帧转发协议分析 | 第102-104页 |
·节点存储信息 | 第102-103页 |
·路径长度 | 第103-104页 |
·吞吐量和负载均衡 | 第104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4-107页 |
·仿真拓扑 | 第104页 |
·吞吐量 | 第104-106页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总结 | 第108页 |
·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附录A | 第120-122页 |
索引 | 第122-124页 |
作者简历 | 第124-12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