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概述 | 第12-15页 |
1.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3页 |
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本特性 | 第13-15页 |
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构成要件分析 | 第15-23页 |
2.1 具有存贷业务经营权的金融机构能否成为本罪的适格主体 | 第15-17页 |
2.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 | 第17-19页 |
2.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数额 | 第19-21页 |
2.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扰乱金融秩序”定性探讨 | 第21-23页 |
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 | 第23-33页 |
3.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23-27页 |
3.1.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区分 | 第23-25页 |
3.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委托理财的区分 | 第25-27页 |
3.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第27-33页 |
3.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 第27-29页 |
3.2.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 | 第29-31页 |
3.2.3 非法吸收公众罪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区别 | 第31-33页 |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完善建议 | 第33-40页 |
4.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33-36页 |
4.1.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立法上存在的偏差 | 第33-34页 |
4.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立法方面的完善建议 | 第34-36页 |
4.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适用的建议 | 第36-40页 |
4.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2.2 限缩相关的司法解释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