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防御素基因TaPDF35和氧—甲基转移酶基因TaOMT-3D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4页
    1.1 植物对腐生病原菌的防御反应第13-16页
        1.1.1 植物的免疫系统第13页
        1.1.2 植物病原菌的分类第13-14页
        1.1.3 细胞死亡与植物对腐生型病原菌的抗性第14页
        1.1.4 细胞壁与植物对腐生型病原菌的抗性第14-15页
        1.1.5 植物对腐生型病原菌的抗性反应中的转录调节第15-16页
        1.1.6 激素在植物对腐生型病原菌抗性反应中的作用第16页
    1.2 植物防御素与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第16-17页
    1.3 氧-甲基转移酶(OMT)与植物的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第17-19页
    1.4 抗病基因功能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分子研究进展第20-22页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路线第22-24页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3页
        1.6.2 研究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小麦防御素基因TaPDF35的表达和功能分析第24-34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1.2 实验方法第25-28页
    2.2 结果分析第28-32页
        2.2.1 TaPDF35基因序列分析第28-30页
        2.2.2 抗、感纹枯病小麦品种中TaPDF35基因的表达特性第30页
        2.2.3 TaPDF35基因在抗纹枯病小麦CI12633叶鞘和茎部位的qRT-PCR分析第30-31页
        2.2.4 TaPDF35基因表达沉默降低了小麦CI12633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抗性第31-32页
    2.3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小麦氧-甲基转移酶TaOMT-3D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分析第34-51页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4-39页
        3.1.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3.1.2 实验方法第35-39页
    3.2 结果分析第39-50页
        3.2.1 TaOMT-3D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第39-41页
        3.2.2 TaOMT-3D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41-42页
        3.2.3 TaOMT-3D基因在抗、感纹枯病小麦材料中表达特性分析第42-43页
        3.2.4 TaOMT-3D基因受纹枯菌诱导表达分析第43页
        3.2.5 TaOMT-3D基因在扬麦16的茎、叶、叶鞘、幼穗中表达分析第43-44页
        3.2.6 TaOMT-3D基因表达沉默降低了小麦CI12633对纹枯菌的抗性第44-46页
        3.2.7 农杆菌转化载体pMWB122-TaOMT-3D的构建与转基因小麦植株的获得第46-47页
        3.2.8 转TaOMT-3D基因小麦植株T0-T2代PCR检测第47-48页
        3.2.9 转TaOMT-3D基因小麦株系T1-T2代转录表达分析第48页
        3.2.10 TaOMT-3D基因小麦株系T1-T2代的Western blot分析第48-49页
        3.2.11 转TaOMT-3D基因小麦T1代株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第49-50页
    3.3 讨论第50-51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优质代换系染色体片段遗传效应分析及QTL定位
下一篇:花生荚果大小和出仁率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