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20页 |
1.1.1 经皮渗透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经皮促渗法 | 第17-19页 |
1.1.3 超声促渗法的优势 | 第19-20页 |
1.2 超声促渗法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超声促渗物理理论 | 第24-32页 |
2.1 超声波的物理基础 | 第24页 |
2.2 超声波多层透射与声耦合 | 第24-25页 |
2.2.1 声耦合 | 第24页 |
2.2.2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多层介质 | 第24-25页 |
2.2.3 超声波斜入射到多层介质 | 第25页 |
2.3 低频超声促渗机制 | 第25-28页 |
2.3.1 机械作用 | 第26页 |
2.3.2 热效应 | 第26页 |
2.3.3 空化效应 | 第26-27页 |
2.3.4 超声波其他效应 | 第27-28页 |
2.4 影响超声促渗的因素 | 第28-30页 |
2.5 超声促渗的安全剂量阈值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超声空化气泡的仿真 | 第32-42页 |
3.1 空化泡运动模型的简化 | 第32页 |
3.2 空化气泡运动方程推导 | 第32-35页 |
3.3 气泡运动仿真 | 第35-39页 |
3.3.1 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35-36页 |
3.3.2 不同超声频率的气泡运动仿真 | 第36-39页 |
3.4 气泡运动与促渗效果关系 | 第39页 |
3.5 双频超声促渗原理分析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低频超声经皮渗透实验设计 | 第42-50页 |
4.1 仪器与材料的准备 | 第42-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4.2.1 材料 | 第45-46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对比 | 第50-58页 |
5.1 连续型超声波实验 | 第50-51页 |
5.1.1 超声作用时间的影响 | 第50-51页 |
5.1.2 耦合介质的影响 | 第51页 |
5.2 脉冲型超声波实验 | 第51-53页 |
5.2.1 作用时间的影响 | 第52页 |
5.2.2 耦合介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连续型与脉冲型实验对比 | 第53-55页 |
5.3.1 作用时间的对比 | 第53-54页 |
5.3.2 耦合介质的对比 | 第54-55页 |
5.4 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6.2.1 深入机理研究 | 第58-59页 |
6.2.2 超声波参数的最优化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