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电动执行装置背景介绍 | 第13-14页 |
1.3 智能型电动执行装置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4-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9-25页 |
2.1 智能型电动执行装置总体方案设计思想与原则 | 第19页 |
2.2 智能型电动执行装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25页 |
2.2.1 智能型电动执行装置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2 智能型电动执行装置控制规范与功能要求详解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概要 | 第25-43页 |
3.1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 第26页 |
3.2 控制器主控芯片 | 第26-28页 |
3.2.1 主控芯片选型 | 第27页 |
3.2.2 ATmega64 的性能特点 | 第27-28页 |
3.3 电源部分 | 第28-30页 |
3.3.1 380V 转24V | 第29页 |
3.3.2 整流、滤波、稳压 | 第29-30页 |
3.3.3 24V 转5V | 第30页 |
3.4 电机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第30-38页 |
3.4.1 电机驱动 | 第30-32页 |
3.4.2 相序检测 | 第32-34页 |
3.4.3 编码器 | 第34-36页 |
3.4.4 扭矩传感器 | 第36-38页 |
3.4.5 温度热敏开关 | 第38页 |
3.5 人机交互 | 第38-43页 |
3.5.1 液晶屏 | 第38-40页 |
3.5.2 LED 灯 | 第40-41页 |
3.5.3 磁控旋钮 | 第41-42页 |
3.5.4 红外遥控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69页 |
4.1 软件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4.2 人机交互模块软件 | 第44-56页 |
4.2.1 按键处理模块 | 第45-47页 |
4.2.2 显示模块 | 第47-48页 |
4.2.3 菜单设计 | 第48-55页 |
4.2.4 DA 输出模块 | 第55-56页 |
4.3 控制端软件 | 第56-64页 |
4.3.1 控制端总体设计 | 第56-57页 |
4.3.2 底层重要模块驱动 | 第57-60页 |
4.3.3 故障处理模块 | 第60-61页 |
4.3.4 行程处理模块 | 第61-62页 |
4.3.5 保护功能模块 | 第62-63页 |
4.3.6 电机驱动模块 | 第63-64页 |
4.4 时间触发嵌入式系统设计 | 第64-67页 |
4.4.1 调度器简介 | 第64-65页 |
4.4.2 合作式调度器的实现 | 第65-66页 |
4.4.3 典型的调度器任务的执行 | 第66-67页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7-69页 |
第五章总线模块 | 第69-86页 |
5.1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 第69-72页 |
5.1.1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 第70-71页 |
5.1.2 现场总线的优点 | 第71-72页 |
5.2 Modbus | 第72-83页 |
5.2.1 概述 | 第72-73页 |
5.2.2 电气接口 | 第73-74页 |
5.2.3 Modbus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第74-76页 |
5.2.4 Modbus 串行链路协议RTU 模式 | 第76-79页 |
5.2.5 Modbus RTU 传输模式的软件实现 | 第79-83页 |
5.2.6 小结 | 第83页 |
5.3 现场总线技术展望与发展趋势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 第86-91页 |
6.1 控制器的调试 | 第86-89页 |
6.1.1 硬件调试 | 第86-87页 |
6.1.2 软硬件联调 | 第87-89页 |
6.2 控制器与机械部分的联调 | 第89-91页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