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和被动模式的分布式代理缓存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的工作内容与创新 | 第10-11页 |
·本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2-25页 |
·HTTP 协议 | 第12-15页 |
·请求消息 | 第12-13页 |
·响应消息 | 第13-14页 |
·典型的HTTP 交互的例子 | 第14-15页 |
·Web 缓存技术 | 第15-16页 |
·slab 内存分配器 | 第16-19页 |
·slab 原理 | 第16-18页 |
·slab 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 第18-19页 |
·ACE 框架 | 第19-22页 |
·ACE 简介 | 第19-20页 |
·ACE 主要框架 | 第20-21页 |
·Reactor 反应器框架极其使用范围 | 第21-22页 |
·分布式系统 | 第22-23页 |
·网络爬虫 | 第23-24页 |
·爬虫技术研究综述 | 第23页 |
·聚焦爬虫概述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25-43页 |
·DPCache 系统概述 | 第25-29页 |
·DPCache 系统总体框架 | 第25-27页 |
·DPCache 系统功能介绍 | 第27-29页 |
·平台选择 | 第29页 |
·网络协议 | 第29-31页 |
·传输层协议选择 | 第30页 |
·应用层协议选择 | 第30-31页 |
·I/O 模型 | 第31-40页 |
·I/O 分类 | 第31-33页 |
·任务单元的执行模型 | 第33-40页 |
·体系结构设计 | 第40页 |
·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总体流程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优化 | 第43-68页 |
·文件管理模块 | 第43-44页 |
·底层slab 内存池模块 | 第44-46页 |
·定时管理模块 | 第46-50页 |
·开发定时器的动机 | 第46页 |
·定时器的能力 | 第46-47页 |
·ACE 中定时器的实现 | 第47-48页 |
·本系统涉及的定时器 | 第48-50页 |
·重定向模块 | 第50-51页 |
·重定向功能 | 第50-51页 |
·重定向流程 | 第51页 |
·HTTP 缓存模块 | 第51-62页 |
·可缓存性 | 第52-54页 |
·缓存替换算法 | 第54-57页 |
·缓存过期模型 | 第57-58页 |
·缓存的性能参数 | 第58-60页 |
·缓存流程和关键数据结构 | 第60-62页 |
·文件定时更新模块 | 第62-64页 |
·主动更新模块 | 第64-65页 |
·用户行为分析模块 | 第65-66页 |
·动态配置管理模块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测试及其分析 | 第68-72页 |
·测试环境 | 第68-69页 |
·测试内容和方法 | 第69-70页 |
·功能测试 | 第69-70页 |
·性能测试 | 第70页 |
·测试数据与分析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