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泰山”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页 |
| 三、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五、研究工具 | 第12-13页 |
| 六、文章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综述 | 第14-21页 |
| 一、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 第三章 鲁能泰山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 一、公司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 二、股权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 三、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 第24-32页 |
| (一) 股东大会 | 第25-26页 |
| (二) 董事会 | 第26-29页 |
| (三) 监事会 | 第29-31页 |
| (四) 经理层 | 第31-32页 |
| 四、激励机制分析 | 第32-33页 |
| 五、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完善鲁能泰山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51页 |
| 一、股权结构改革的对策分析 | 第34-39页 |
| (一) 积极稳妥做好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 第34-36页 |
| (二) 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36-38页 |
| (三) 引入职工持股计划 | 第38-39页 |
| 二、构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机制 | 第39-41页 |
| 三、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功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1-43页 |
| 四、正确处理“新三会”“老三会”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 五、加强和改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 第44-45页 |
| 六、健全激励机制 | 第45-49页 |
| (一) 实行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 | 第45-48页 |
| (二) 建立公司管理层保险制度 | 第48页 |
| (三) 实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 七、规范和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几点结论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