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1.2.1 文化及文化产业 | 第15-16页 |
1.2.2 文化产业的分类 | 第16-19页 |
1.2.3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4.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26-28页 |
1.4.3 研究的方法 | 第28-29页 |
第2章 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分析 | 第29-42页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9-35页 |
2.1.1 产业集中度分析 | 第29-31页 |
2.1.2 规模经济分析 | 第31-33页 |
2.1.3 进入退出壁垒 | 第33-34页 |
2.1.4 产业组织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2.2 政府管制理论 | 第35-41页 |
2.2.1 政府管制的内容 | 第36-37页 |
2.2.2 政府管制的困境 | 第37-39页 |
2.2.3 管制的内在矛盾 | 第39-40页 |
2.2.4 政府管制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实践 | 第40-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2-51页 |
3.1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42-46页 |
3.1.1 四大主体产业初具规模 | 第42-45页 |
3.1.2 产业地位空前提高 | 第45页 |
3.1.3 文化产品需求逐步增长 | 第45-46页 |
3.2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3.2.1 产业观念滞后 | 第46页 |
3.2.2 体制改革缓慢 | 第46-47页 |
3.2.3 产业政策缺失 | 第47-48页 |
3.2.4 产业规模不足 | 第48页 |
3.2.5 综合竞争力薄弱 | 第48-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与上海市云南省文化产业的比较分析 | 第51-58页 |
4.1 上海市云南省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做法 | 第51-54页 |
4.1.1 政府积极扶持 | 第51-52页 |
4.1.2 改革力度大 | 第52-53页 |
4.1.3 品牌效应明显 | 第53页 |
4.1.4 重视人才和科技创新 | 第53-54页 |
4.2 黑龙江省与两省市文化产业差异比较 | 第54-57页 |
4.2.1 产业意识与改革力度 | 第54-55页 |
4.2.2 产业规模比较 | 第55页 |
4.2.3 产业管理体制比较 | 第55-56页 |
4.2.4 产业资源比较 | 第56-57页 |
4.2.5 缺少品牌影响力 | 第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69页 |
5.1 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 | 第58-63页 |
5.1.1 增强产业意识 | 第58-59页 |
5.1.2 推进体制改革 | 第59-60页 |
5.1.3 优化产业结构 | 第60-61页 |
5.1.4 提供保障机制 | 第61-63页 |
5.2 改善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 | 第63-66页 |
5.2.1 放活与管制并举 | 第63-64页 |
5.2.2 完善文化产业法规建设 | 第64页 |
5.2.3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64-66页 |
5.3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 第66-68页 |
5.3.1 实施品牌战略 | 第66页 |
5.3.2 实施人才战略 | 第66-67页 |
5.3.3 实施科技战略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