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导向毒素DLM表达、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提要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6-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51页 |
| 1.1 肿瘤靶向治疗 | 第18-32页 |
| 1.1.1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基本原则 | 第18页 |
| 1.1.2 靶向给药的屏障 | 第18-21页 |
| 1.1.3 靶向药物的摄入和药物活性 | 第21-22页 |
| 1.1.4 靶向药物的设计 | 第22-23页 |
| 1.1.5 靶向药物载体系统 | 第23-29页 |
| 1.1.6 靶向药物的连接 | 第29-32页 |
| 1.2 蛇毒去整合素及整合素AVB3 | 第32-41页 |
| 1.2.1 蛇毒去整合素 | 第32-35页 |
| 1.2.2 整合素 | 第35-41页 |
| 1.3 UPA系统 | 第41-46页 |
| 1.3.1 uPA | 第42-43页 |
| 1.3.2 uPAR | 第43页 |
| 1.3.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第43-45页 |
| 1.3.4 tPA | 第45页 |
| 1.3.5 uPA/uPAR和整合素 | 第45-46页 |
| 1.4 MELITTIN | 第46-48页 |
| 1.4.1 具有凋亡作用的多肽 | 第46页 |
| 1.4.2 具有坏死作用的多肽 | 第46-47页 |
| 1.4.3 蜂毒肽研究进展 | 第47-48页 |
| 1.5 本论文的立论依据 | 第48-51页 |
| 第2章 DLM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 | 第51-62页 |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7页 |
| 2.2 结果 | 第57-60页 |
| 2.3 讨论 | 第60-62页 |
| 第3章 DLM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体系的建立 | 第62-80页 |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62-70页 |
| 3.2 结果 | 第70-77页 |
| 3.3 讨论 | 第77-80页 |
| 第4章 DLM的中试规模发酵、纯化工艺及活性研究 | 第80-100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7页 |
| 4.2 结果 | 第87-96页 |
| 4.3 讨论 | 第96-100页 |
| 第5章 DLM对乳腺癌杀伤作用研究 | 第100-126页 |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6页 |
| 5.2 实验结果 | 第106-121页 |
| 5.3 讨论 | 第121-126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45页 |
| 附录 | 第145-14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7-149页 |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