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 ·植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拮抗微生物在土传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 ·土传病害的生防机制 | 第18-20页 |
| ·生防菌对植物的直接作用 | 第18-19页 |
| ·生防菌对植物的间接作用 | 第19-20页 |
|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况及其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 | 第20-27页 |
| ·纤维素酶及其酶学性质 | 第20-21页 |
| ·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来源 | 第21-22页 |
| ·纤维素酶的生产及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25-27页 |
| ·植物纤维资源化现状与发展 | 第27-30页 |
| ·纤维素资源及其利用 | 第27-30页 |
| ·植物农药残渣及处理现状 | 第30-31页 |
|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 第31-34页 |
| 第二章 土传病害生防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34-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第37页 |
| ·拮抗菌株离体活性测定 | 第37-40页 |
| ·拮抗菌株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离体试验 | 第40-41页 |
| ·盆栽法测定F10-2 菌株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结果 | 第41-4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2-46页 |
| ·应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的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第42-43页 |
| ·F10-2 菌株可有效控制多种植物土传病害 | 第43-46页 |
| 第三章 F10-2 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方式研究 | 第46-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 ·F10-2 菌株与油菜菌核菌菌丝的交互作用 | 第50页 |
| ·菌株F10-2 对菌核的寄生性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50-52页 |
| ·F10-2 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 ·油菜菌核病菌生防菌筛选应结合多种指标进行 | 第53页 |
| ·F10-2 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方式初探 | 第53页 |
| ·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特性有希望用于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F10-2 菌株的鉴定 | 第55-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 ·F10-2 菌株培养特性 | 第57页 |
|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57-58页 |
| ·F10-2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58-60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 ·F10-2 菌株经鉴定为青霉属瓦克青霉菌 | 第60页 |
| ·采用邻接法构建F10-2 菌株系统发育树准确、简便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活性研究 | 第61-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 ·F10-2 菌株酶系测定 | 第63-64页 |
| ·F10-2 菌株酶学性质研究 | 第64-6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6-68页 |
| ·青霉属真菌纤维素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 第66-67页 |
| ·纤维素酶活性的准确测定是正确评价产酶菌株的首要因素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F10-2 菌株固体发酵植物农药残渣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 | 第68-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 ·培养时间对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69-70页 |
| ·不同碳源对菌株F10-2 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氮源对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71页 |
| ·麦麸添加量对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第71-72页 |
| ·初始PH 对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第72页 |
| ·培养基含水量对F10-2 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第72-73页 |
| ·响应面法优化菌株F10-2 产酶发酵条件 | 第73-7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76-78页 |
| ·应用响应面优化法可显著提高F10-2 菌株的产纤维素酶能力 | 第76页 |
| ·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促进F10-2 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 | 第76-77页 |
| ·添加麦麸可诱导F10-2 菌株纤维素酶的产生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F10-2 菌株对植物农药残渣的降解及其菌制剂研究 | 第78-8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78-81页 |
| ·试验材料 | 第78-79页 |
| ·试验方法 | 第79-8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6页 |
| ·F10-2 菌株不同培养阶段与残渣降解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 第81-82页 |
| ·F10-2 菌株对川楝树皮残渣的降解 | 第82-83页 |
| ·F10-2 菌株降解后川楝树皮残渣结构的变化 | 第83-84页 |
| ·川楝残渣的酶水解糖液成分分析 | 第84-85页 |
| ·F10-2 菌剂对油菜菌核病的盆栽防效试验 | 第85-8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86-88页 |
| ·F10-2 菌株可用于植物农药残渣的综合利用 | 第87页 |
| ·F10-2 菌株可利用植物农药残渣发酵获得较高活性的菌制剂 | 第87-88页 |
| 第八章 总结 | 第88-93页 |
| ·主要结果 | 第88-90页 |
| ·筛选得到263 株纤维素酶产生菌 | 第88-89页 |
| ·F10-2 菌株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第89页 |
| ·F10-2 菌株纤维素降解酶系的研究结果 | 第89页 |
| ·研究获得了F10-2 菌株以植物农药残渣固体发酵产酶条件 | 第89-90页 |
| ·F10-2 菌株对植物农药残渣降解效果明显 | 第90页 |
| ·对F10-2 菌株分类地位作出了鉴定 | 第90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0页 |
| ·存在问题与讨论 | 第90-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6页 |
| 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