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促进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的社会工作研究--以“晚晴”小组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第10-11页
一、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1. 高校退休教职工第11页
        2. 社会支持第11-12页
        3. 支持小组第12页
    (二) 高校退休教职工研究综述第12-14页
        1. 研究数量少,缺乏深入探索第12-13页
        2. 研究类型单一,主要集中在健康、体育和再就业的调查研究中第13页
        3. 缺乏国内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研究第13-14页
    (三)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第14-16页
        1. 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和分类多样化第14-15页
        2. 国内缺乏关于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的研究第15-16页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第16-21页
    (一) 理论依据第16-18页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6-17页
        2. 社会支持理论第17-18页
        3. 优势视角理论第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21页
        1. 资料收集方法第19页
        2. 资料分析方法第19-20页
        3.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第20-21页
三、Y大学社区情况及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情况第21-33页
    (一) Y大学社区情况第21-22页
    (二)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情况第22-33页
        1.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的经济状况第22-23页
        2.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网络状况第23-28页
        3.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参加社会活动状况第28-29页
        4.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需求状况第29-30页
        5. Y大学社区退休教职工个人情绪和意愿状况第30-33页
四、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社会工作实践介入第33-52页
    (一) 支持小组活动准备阶段第33-35页
        1. 招募方式第33页
        2. 招募组员第33页
        3. 组员代称第33页
        4. 组员基本情况第33-35页
        5. 小组性质及目标设定第35页
    (二) 支持小组活动计划实施阶段第35-49页
        1. 第一次小组活动第35-38页
        2. 第二次小组活动第38-42页
        3. 第三次小组活动第42-44页
        4. 第四次小组活动第44-46页
        5. 第五次小组活动第46-49页
    (三) 支持小组活动服务评估第49-52页
        1. 小组过程评估第49-50页
        2. 小组效果评估第50-52页
五、研究反思第52-56页
    (一)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实务的反思第52-54页
        1.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后的收获第52-53页
        2.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过程的缺陷第53页
        3.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的困境第53-54页
    (二)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支持实务的几点建议第54-56页
        1. 灵活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第54页
        2.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一起介入效果更好第54-55页
        3. 提高资源整合力度,改变更大第55页
        4. 加强高校社区退休教职工和社区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认识和运用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附录第57-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上市医药制造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探究--以N公司购买M公司股权为例
下一篇:城市商品住宅小区社区归属感研究--以唯意志行动理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