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4页
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概述第14-20页
    2.1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2.1.1 概念第14页
        2.1.2 特征第14-15页
    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综述第15-16页
        2.2.1 概念第15-16页
        2.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16页
    2.3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6-19页
        2.3.1 提出阶段第16-17页
        2.3.2 发展阶段第17-18页
        2.3.3 完善阶段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3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0-23页
    3.1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必要性第20-21页
        3.1.1 有利于减少环境资源破坏第20页
        3.1.2 有利于保障公众环境权第20-21页
        3.1.3 有利于强化政府环境责任第21页
        3.1.4 有利于落实企业环境责任第21页
    3.2 完善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制度的可行性第21-22页
        3.2.1 各级政府逐年提高环境保护力度第21-22页
        3.2.2 企业积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第22页
        3.2.3 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第22页
    3.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4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存在问题第23-28页
    4.1 立法层级有待提高第23-24页
        4.1.1《宪法》缺失针对性规定第23-24页
        4.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立法层级较低第24页
    4.2 政府环境危机意识淡薄第24-25页
    4.3 现有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可操作性差第25-26页
    4.4 突发环境事件国际、各地区合作不足第26页
    4.5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第26-27页
    4.6 后备资源不足第27页
    4.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5 国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8-32页
    5.1 美国以联邦应急管理局为中心的应急制度第28页
    5.2 日本走在世界前沿的灾害应急处理经验第28-30页
    5.3 俄罗斯应急法律体系完善第30-31页
    5.4 国外应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1页
    5.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6 完善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措施第32-41页
    6.1 完善相关立法第32-33页
        6.1.1 宪法中体现原则性规定第32页
        6.1.2《环境保护法》中设立专门章节第32-33页
        6.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规、规章体现可操作性第33页
    6.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33-37页
        6.2.1 细化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制度第33-34页
        6.2.2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第34页
        6.2.3 建立严厉的责任追究、惩罚机制第34-35页
        6.2.4 完善突发环境应急储备制度第35-37页
    6.3 提高公众环境危机意识第37页
    6.4 促进突发环境事件处理交流与合作第37-39页
        6.4.1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第38页
        6.4.2 加强我国各部门、各区域间合作第38-39页
    6.5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第39-40页
    6.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DTX模型的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下一篇:基层医疗机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诺酮耐药分子流行及遗传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