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飞机构造与设计论文--总体设计论文

超轻型飞机概念设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超轻型飞机概述第14-17页
        1.1.1 超轻型飞机定义第14-15页
        1.1.2 超轻型飞机在国外的发展第15页
        1.1.3 超轻型飞机在国内的发展第15-17页
    1.2 飞机设计的几个阶段第17-18页
        1.2.1 方案设计第17页
        1.2.2 初步设计第17页
        1.2.3 详细设计第17-18页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第18-20页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8页
        1.3.2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8-20页
第2章 基本要求第20-22页
    2.1 设计标准第20页
    2.2 设计要求第20-22页
第3章 资料收集和分析第22-53页
    3.1 国外超轻型飞机机型第22-46页
        3.1.1 上单翼、推进式布局飞机第22-29页
        3.1.2 上单翼、牵引式布局飞机第29-38页
        3.1.3 下单翼、牵引式布局飞机第38-40页
        3.1.4 非常规布局形式飞机第40-46页
    3.2 超轻型飞机布局形式分析第46-50页
        3.2.1 机翼布局形式分析第46-47页
        3.2.2 起落架布局形式分析第47-48页
        3.2.3 尾翼布局形式分析第48-49页
        3.2.4 螺旋桨布局形式分析第49页
        3.2.5 总结第49-50页
    3.3 超轻型飞机相关参数分析第50-53页
        3.3.1 最大起飞重量与速度散点图第50-51页
        3.3.2 翼载荷与功率载荷散点图第51页
        3.3.3 展弦比与巡航速度散点图第51-52页
        3.3.4 发动机功率与爬升率散点图第52页
        3.3.5 发动机功率与起飞滑跑距离第52-53页
第4章 参数分析第53-60页
    4.1 参数分析的过程第53-56页
        4.1.1 最大平飞速度与翼载荷和功率载荷关联方程第53-54页
        4.1.2 失速速度与翼载荷关联方程第54-55页
        4.1.3 起飞滑跑距离与翼载荷和功率载荷关联方程第55页
        4.1.4 爬升率与翼载荷和功率载荷关联方程第55-56页
    4.2 设计参数选取第56-58页
        4.2.1 关系方程式整理第56-57页
        4.2.2 设计点选取第57-58页
    4.3 最大起飞重量估算第58-59页
    4.4 参数分析总结第59-60页
第5章 飞机构型设计第60-77页
    5.1 机翼设计第60-64页
        5.1.1 翼型选择第60-61页
        5.1.2 展弦比第61-62页
        5.1.3 根梢比第62页
        5.1.4 后掠角第62页
        5.1.5 安装角第62-63页
        5.1.6 其他参数第63页
        5.1.7 机翼几何尺寸第63-64页
    5.2 机身设计第64-67页
        5.2.1 人体尺寸第64-66页
        5.2.2 座舱几何尺寸第66-67页
    5.3 尾翼设计第67-70页
        5.3.1 尾容量估算第68-69页
        5.3.2 尾力臂估算第69页
        5.3.3 尾翼面积估算第69页
        5.3.4 尾翼展弦比估算第69页
        5.3.5 尾翼展长估算第69页
        5.3.6 尾翼平均气动弦长估算第69-70页
        5.3.7 尾翼尺寸图第70页
    5.4 起落架布局设计第70-73页
        5.4.1 起落架布置第71-72页
        5.4.2 轮胎参数选择第72-73页
    5.5 动力系统选型第73-74页
        5.5.1 发动机功率选取第73页
        5.5.2 发动机选取第73-74页
    5.6 操纵系统选型第74-75页
    5.7 仪表系统选型第75-76页
    5.8 QW-1 飞机三视图第76-77页
第6章 飞机稳定性分析第77-81页
    6.1 飞机分系统重量估算第77-79页
        6.1.1 机翼结构重量第77-78页
        6.1.2 机身结构重量第78页
        6.1.3 尾翼结构重量第78页
        6.1.4 起落架结构重量第78页
        6.1.5 动力系统重量第78页
        6.1.6 燃油系统重量第78-79页
        6.1.7 操纵系统重量第79页
        6.1.8 仪表系统重量第79页
        6.1.9 座椅重量第79页
    6.2 飞机重心估算第79-80页
    6.3 飞机焦点估算第80页
    6.4 飞机纵向安定性估算第80-81页
第7章 飞机主要结构设计第81-86页
    7.1 机身结构第81-82页
    7.2 机翼结构第82-83页
    7.3 尾翼结构第83-85页
    7.4 起落架结构第85页
    7.5 整机结构图第85-86页
第8章 QW-1 飞机总体参数与布局第86-89页
    8.1 总体参数第86-87页
    8.2 总体布局第87页
    8.3 QW-1 飞机后续工作第87-89页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沉降对材料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下一篇:车辆大型材用6005A与7005合金热处理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