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1 选题意义 | 第16页 |
1.2.2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思路框架 | 第17-19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文献述评及理论 | 第20-26页 |
2.1 “紧凑城市”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 紧凑城市理论对城市发展的适用性研究 | 第21-2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3 紧凑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4 紧凑城市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 第24-26页 |
2.4.1 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24-25页 |
2.4.2 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研究 | 第25页 |
2.4.3 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 第25-26页 |
3 紧凑城市理论对北京城市发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6-39页 |
3.1 北京城市蔓延现状及机制分析 | 第26-33页 |
3.1.1 北京城市蔓延的现状 | 第26-30页 |
3.1.2 北京城市蔓延机制分析 | 第30-33页 |
3.2 与国外城市蔓延特征比较 | 第33-36页 |
3.3 北京城市发展与紧凑城市理论的契合性分析 | 第36-39页 |
4 北京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 第39-57页 |
4.1 研究区域 | 第39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3 研究方法说明及模型构建 | 第40-45页 |
4.4 北京市紧凑度综合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45-57页 |
4.4.1 2005-2013年北京市综合紧凑度纵向评价 | 第45-47页 |
4.4.2 北京与东京综合紧凑度的横向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4.3 分功能区的北京市综合紧凑度分析 | 第48-57页 |
5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北京城市紧凑度优化建议 | 第57-60页 |
5.1 确定适宜的城市密度,划定城市用地增长边界 | 第57页 |
5.2 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 | 第57-58页 |
5.3 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优化城市交通系统 | 第58页 |
5.4 合理调整区划,促进新城建设 | 第58-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A | 第66-69页 |
附录B | 第69-7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