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矮塔斜拉桥发展综述 | 第10-12页 |
1.2.1 矮塔斜拉桥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2 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 | 第11-12页 |
1.3 矮塔斜拉桥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3 设计研究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桥梁动力与地震反应分析理论 | 第17-22页 |
2.1 矮塔斜拉桥动力分析内容及其方法 | 第17页 |
2.2 矮塔斜拉桥固有振动特性 | 第17-18页 |
2.3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 第18页 |
2.4 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4.1 静力法 | 第18-19页 |
2.4.2 反应谱法 | 第19-21页 |
2.4.3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矮塔斜拉桥有限元建模分析 | 第22-34页 |
3.1 长山大桥简介 | 第22页 |
3.2 有限元建模策略 | 第22-25页 |
3.2.1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2-24页 |
3.2.2 长山大桥建模策略 | 第24-25页 |
3.3 长山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32页 |
3.3.1 桥类构件的选取 | 第25-28页 |
3.3.2 实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3.3 预应力钢筋的建立 | 第29-32页 |
3.4 模型的误差及其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主桥静力验算及动力特性分析 | 第34-53页 |
4.1 计算荷载及荷载组合 | 第34-36页 |
4.1.1 计算荷载 | 第34-36页 |
4.1.2 荷载组合 | 第36页 |
4.2 分项荷载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3 荷载组合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4.3.1 荷载组合位移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4.3.2 荷载组合应力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4 长山大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48-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长山大桥反应谱分析 | 第53-67页 |
5.1 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 第53-56页 |
5.2 反应谱分析的位移响应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5.2.1 水平单向地震作用 | 第56-58页 |
5.2.2 组合地震作用 | 第58-62页 |
5.3 反应谱分析的内力响应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长山大桥时程响应分析 | 第67-85页 |
6.1 建筑场地工程背景 | 第67-69页 |
6.1.1 长山大桥地震环境 | 第67-68页 |
6.1.2 长山大桥地质环境 | 第68-69页 |
6.2 长山大桥的地震时程分析 | 第69-74页 |
6.2.1 阻尼的确定 | 第69-70页 |
6.2.2 地震波的选取及图形 | 第70-74页 |
6.3 结构地震动态时程计算分析 | 第74-82页 |
6.3.1 位移时程响应结果及其分析 | 第74-79页 |
6.3.2 内力时程响应结果及其分析 | 第79-82页 |
6.4 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对比 | 第82-8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