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风险:出口商品结构的视角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3 论文的主体架构和内容 | 第11页 |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2.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 2.2 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 2.3 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 3 经济增长与出口 | 第16-24页 |
| 3.1 经济增长方式 | 第16-17页 |
| 3.2 出口的结构 | 第17-19页 |
| 3.3 出口的数据分析 | 第19-24页 |
|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风险 | 第24-36页 |
| 4.1 转变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关系 | 第24-26页 |
| 4.1.1 经济增长与出口的理论 | 第24-25页 |
| 4.1.2 经济增长与出口的比较研究 | 第25-26页 |
| 4.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风险 | 第26-29页 |
| 4.2.1 风险的理论概述 | 第26-27页 |
| 4.2.2 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风险 | 第27-29页 |
| 4.3 出口商品结构视角的宏观风险识别 | 第29-32页 |
| 4.4 出口商品结构视角的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 第32-34页 |
| 4.5 出口商品结构视角的风险控制 | 第34-36页 |
| 5 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 5.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第36页 |
| 5.2 趋势分析 | 第36-38页 |
| 5.3 单位根检验 | 第38页 |
| 5.4 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 5.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9-40页 |
| 5.6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0页 |
| 5.7 结论 | 第40-42页 |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