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和缩略语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玉米根系 | 第10-12页 |
1.1 胚根 | 第10-11页 |
1.2 节根 | 第11页 |
1.3 气生根 | 第11-12页 |
2 植物根系发育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2.1 根毛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2 侧根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3 不定根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 乙烯利复配剂应用于玉米生产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4 甜菜碱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4.1 甜菜碱的性质 | 第16-17页 |
4.2 甜菜碱与植物的抗逆性 | 第17-18页 |
4.3 甜菜碱的研究展望 | 第18页 |
5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5.1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 第18页 |
5.2 BRs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甜菜碱对乙烯利喷施玉米的影响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1.1 试剂 | 第22页 |
1.2 材料来源与处理 | 第22页 |
2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3.1 烯利和GB协同处理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乙烯利和GB协同处理对玉米节间长和节间粗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 乙烯利和GB协同处理对棒3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乙烯利和GB协同处理对地上节根及其节上气生根数目的影响 | 第27-30页 |
3.5 乙烯利和GB协同处理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建立玉米高节位气生根体系以研究表油菜素内酯对玉米果穗的影响 | 第32-40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2页 |
1.1 材料来源 | 第32页 |
1.2 试剂与材料 | 第32页 |
2 试验设计 | 第32-34页 |
2.1 ACC对玉米第9节气生根上根毛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 ACC对玉米的完整、去顶气生根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 通过高节位气生根体系饲喂epi-BL对玉米果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4页 |
2.4 观测项目 | 第34页 |
3 结论与分析 | 第34-38页 |
3.1 不同浓度的ACC对气生根根毛的诱导作用 | 第34-35页 |
3.2 不同浓度的ACC对气生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ACC对完整、去顶气生根诱导产生侧根的效应 | 第36-37页 |
3.4 epi-BL通过高节位气生根体系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全文结论 | 第40-42页 |
创新点 | 第42-4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