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论文--团的工作论文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共青团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研究--以昆明共青团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7页
        (一) 国内外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二)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三)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7页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 核心概念第17-19页
        (二) 理论基础第19-20页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0-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问题分析第22-31页
    一、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2-28页
        (一) 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必要性第22-26页
        (二) 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可行性第26-28页
    二、适合共青团参与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内容及方式第28-31页
        (一) 我国青少年事务中适合购买的范围第28-29页
        (二) 适合共青团参与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内容及方式第29-31页
第三章 昆明市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的现状分析第31-44页
    一、昆明共青团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工作概况第31-33页
        (一) 昆明共青团基本情况第31页
        (二) 昆明共青团履行四项基本职能、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现状第31-33页
    二、昆明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的现状第33-44页
        (一) 基本情况第33-34页
        (二) 昆明共青团作为购买主体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第34-41页
        (三) 昆明市共青团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第41-44页
第四章 昆明市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4-49页
    一、昆明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存在问题第44-46页
        (一) 昆明共青团作为购买主体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存在问题第44-45页
        (二) 昆明市共青团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中存在问题第45-46页
    二、昆明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6-49页
        (一)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定位不明确第46-47页
        (二) 共青团对青少年事务管理内容划分不明确第47-48页
        (三) 共青团筹资手段单一第48页
        (四) 社会组织自身建设能力不强第48-49页
第五章 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国内实践及经验第49-53页
    一、广州模式第49-51页
        (一) 项目基本情况第49页
        (二) 广州市海珠区实践运作和职责分工第49-51页
    二、上海模式第51-53页
        (一) 中心基本情况第51页
        (二) 中心运作模式特点第51-53页
第六章 昆明市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对策建议第53-60页
    一、明确昆明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服务的路径和职责第53-55页
        (一) 完善昆明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管理体制第53页
        (二) 确立由昆明市各级政府委托共青团组织具体负责执行青少年事务相关的购买服务参与路径第53-55页
    二、昆明共青团要确立层次分明的青少年事务内容体系第55-56页
        (一) 昆明共青团组织内部要建立层次分明的青少年事务内容体系第55-56页
        (二) 明确现阶段昆明共青团重点推动的青少年事务购买内容第56页
    三、建议引入PPP模式,拓宽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服务的融资渠道第56-57页
    四、主动构建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服务的多元监督机制第57-58页
        (一) 共青团组织的监督第57页
        (二) 社会组织自身监督第57-58页
        (三) 社会监督第58页
    五、促进青少年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发育第58-60页
        (一) 确立共青团引领其他青少年社会组织的地位第58-59页
        (二) 积极实施推动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帮扶措施第59-60页
结语第60-62页
    一、研究结论第60-61页
    二、本文的不足第61页
    三、研究的展望第61-62页
附录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下一篇:昆明市五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