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 1.1 选题的缘由 | 第7页 |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1.2.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1.3.1 人力资源管理 | 第9页 |
| 1.3.2 警力资源管理 | 第9-10页 |
| 1.3.3 消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10-11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1.5.1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5.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 1.6.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1.6.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第2章 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资源管理制度及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2.1 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第16页 |
| 2.1.2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6-17页 |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 2.2 公安消防部队人事管理制度的演变 | 第18-19页 |
| 2.3 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及使用的特点 | 第19-26页 |
| 2.3.1 公安消防部队工作大致分为八类 | 第19-21页 |
| 2.3.2 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质 | 第21-22页 |
| 2.3.3 消防部队基层中队的具体任务繁重 | 第22-24页 |
| 2.3.4 对公安消防警力的职业道德要求高 | 第24页 |
| 2.3.5 对公安消防警力的心理素质要求高 | 第24-26页 |
| 第3章 袁州区公安消防大队警力配置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26-36页 |
| 3.1 袁州区公安消防大队警力资源现状 | 第26-31页 |
| 3.1.1 袁州区公安消防大队历史沿革及机构设置情况 | 第26-27页 |
| 3.1.2 职级配备 | 第27页 |
| 3.1.3 学历分布 | 第27-28页 |
| 3.1.4 年龄结构 | 第28-29页 |
| 3.1.5 警力的运作模式 | 第29-31页 |
| 3.2 袁州区公安消防大队警力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 3.2.1 警力资源内部配置不科学 | 第31-33页 |
| 3.2.2 工作任务量增长与警力增长不适应 | 第33-35页 |
| 3.2.3 激励机制滞后 | 第35-36页 |
| 第4章 袁州区公安消防大队警力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 4.1 缺乏敬业的警力效能观 | 第36页 |
| 4.2 警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薄弱 | 第36-42页 |
| 4.2.1 管理理念滞后 | 第37-38页 |
| 4.2.2 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 第38-39页 |
| 4.2.3 管理手段单一 | 第39-40页 |
| 4.2.4 管理程序欠系统化 | 第40-42页 |
| 第5章 完善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 第42-48页 |
| 5.1 优化重组警力资源 | 第42页 |
| 5.2 提升消防部队组织文化 | 第42-43页 |
| 5.3 挖掘社会警力资源 | 第43页 |
| 5.4 坚持科技强警 | 第43-44页 |
| 5.5 完善公安消防教育训练机制 | 第44-45页 |
| 5.6 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 5.7 健全警务保障 | 第46-4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6.1 结论 | 第48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