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理论视角 | 第11-18页 |
2.1 内容体系 | 第11-12页 |
2.2 责任体系 | 第12页 |
2.3 制度体系 | 第12-15页 |
2.3.1 基本制度 | 第13页 |
2.3.2 工作制度 | 第13-15页 |
2.3.3 责任制度 | 第15页 |
2.4 流程体系 | 第15-18页 |
2.4.1 预算目标的确定 | 第16页 |
2.4.2 预算编制 | 第16页 |
2.4.3 预算执行 | 第16页 |
2.4.4 预算监督审计 | 第16-17页 |
2.4.5 预算考评 | 第17页 |
2.4.6 信息反馈与预算调整 | 第17-18页 |
第三章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的诊断 | 第18-32页 |
3.1 X公司简介 | 第18-19页 |
3.2 X公司预算管理现状描述 | 第19-23页 |
3.2.1 预算机构设置 | 第20-21页 |
3.2.2 预算编制方法 | 第21页 |
3.2.3 预算编制流程 | 第21-22页 |
3.2.4 预算的执行与监控 | 第22页 |
3.2.5 预算的考核评估 | 第22-23页 |
3.3 X公司预算管理现状诊断 | 第23-32页 |
3.3.1 X公司预算管理诊断的总体思路 | 第23-24页 |
3.3.2 X公司预算管理诊断的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3.3.3 X公司预算管理诊断的调查设计与分析 | 第25-27页 |
3.3.4 X公司预算管理调查诊断结果 | 第27-32页 |
第四章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与提升 | 第32-40页 |
4.1 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 第32-33页 |
4.1.1 加强预算基础环节的宣讲普及工作 | 第32页 |
4.1.2 建立预算管理的前馈控制机制,夯实控制基础 | 第32页 |
4.1.3 建立以预算为主导的集团整体控制框架 | 第32-33页 |
4.2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体系 | 第33页 |
4.3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 第33-34页 |
4.3.1 健全相关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 第33-34页 |
4.3.2 建立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 第34页 |
4.4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体系 | 第34-39页 |
4.4.1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4.4.2 规范预算编制流程 | 第36页 |
4.4.3 综合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的“多元统一” | 第36页 |
4.4.4 制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分别落实责任 | 第36-37页 |
4.4.5 利用精细化手段层层分解细化总体预算目标 | 第37页 |
4.4.6 完善预算调整机制 | 第37页 |
4.4.7 完善预算考评机制 | 第37-38页 |
4.4.8 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动态监控 | 第38页 |
4.4.9 做好现金流量的分析与考核 | 第38-39页 |
4.5 其他改进建议 | 第39-40页 |
4.5.1 适应管理要求,细化内部会计核算 | 第39页 |
4.5.2 加速构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对接 | 第39-40页 |
第五章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的保障条件 | 第40-46页 |
5.1 文化保障 | 第40-41页 |
5.1.1 预算管理理念的培养和普及 | 第40页 |
5.1.2 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观念 | 第40-41页 |
5.2 人员保障 | 第41-43页 |
5.2.1 企业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 第41-42页 |
5.2.2 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 | 第42页 |
5.2.3 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的财务队伍 | 第42-43页 |
5.3 体制保障 | 第43-45页 |
5.3.1 完善财务管理机构建设 | 第43-44页 |
5.3.2 建立权责分明、奖惩挂钩的激励制度 | 第44-45页 |
5.4 技术保障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