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3 文献述评第21-22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2-23页
        1.3.1 研究方法第22页
        1.3.2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23-25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5-28页
    2.1 相关概念第25-26页
        2.1.1 数字化城市管理第25页
        2.1.2 单元网格第25页
        2.1.3 城市管理部件及事件第25-26页
    2.2 理论基础第26-28页
        2.2.1 城市治理理论第26页
        2.2.2 信息化理论第26页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6-28页
3 福州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8-36页
    3.1 福州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背景第28页
    3.2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第28-32页
        3.2.1 总体规划第29页
        3.2.2 标准体系建设第29-30页
        3.2.3 机构和人员建设第30-31页
        3.2.4 管理模式第31页
        3.2.5 系统建设第31页
        3.2.6 考核评价机制第31-32页
    3.3 福州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效第32-36页
        3.3.1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第32-33页
        3.3.2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第33-34页
        3.3.3 健全城市管理制度体系第34页
        3.3.4 增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第34-35页
        3.3.5 改善城市形象第35-36页
4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36-41页
    4.1 城乡间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不协调第36页
    4.2 管理服务功能有限第36-37页
    4.3 运行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第37-39页
    4.4 公众参与度严重偏低第39-41页
5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46页
    5.1 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第41页
        5.1.1 地区间城镇化建设水平差异的影响第41页
        5.1.2 城市规划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影响第41页
        5.1.3 传统城市管理遗留问题的影响第41页
    5.2 传统城市管理观念制约服务功能拓展第41-42页
        5.2.1 “管理”导向重于“服务”导向第41-42页
        5.2.2 功能拓展创新能力不足第42页
    5.3 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共建共管不到位第42-43页
        5.3.1 部门间协调不够顺畅第42页
        5.3.2 业务流程不够熟悉第42页
        5.3.3 公众参与宣传缺位第42-43页
    5.4 队伍建设与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第43-45页
        5.4.1 采集员队伍总数不足第43-44页
        5.4.2 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第44页
        5.4.3 专业人才匮乏第44-45页
    5.5 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第45-46页
6 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启示第46-51页
    6.1 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典型经验第46-49页
        6.1.1 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城管经验第46页
        6.1.2 杭州市数字城管经验第46-48页
        6.1.3 南宁市数字城管经验第48-49页
    6.2 先进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的启示第49-51页
        6.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49页
        6.2.2 注重资源整合第49页
        6.2.3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第49页
        6.2.4 因地制宜建立管理模式第49-50页
        6.2.5 群众广泛参与第50-51页
7 提升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第51-57页
    7.1 统筹城乡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第51-52页
        7.1.1 加快推动县级数字城管建设第51页
        7.1.2 实行地区分类标准化建设第51-52页
    7.2 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向“智慧福州”转型升级第52-54页
        7.2.1 整合资源实现数据集成共享第52-53页
        7.2.2 开发扩充系统服务应用领域第53-54页
    7.3 强化政府主导,构建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管建模式第54-55页
        7.3.1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第54页
        7.3.2 探索管理机构升格第54页
        7.3.3 创建全民参与格局第54-55页
    7.4 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人员需求第55-56页
        7.4.1 加强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第55页
        7.4.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第55页
        7.4.3 加强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第55-56页
    7.5 健全考评机制,全面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第56-57页
        7.5.1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第56页
        7.5.2 建立分类评价制度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 相关公式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征地拆迁问题研究--以三明市梅列区为例
下一篇:村民委员会差额选举过程中民意表达研究--以福州市仓山区换届选举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