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引言 | 第12-20页 |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0-29页 |
2.1 细胞与病毒 | 第20页 |
2.2 病毒感染 | 第20页 |
2.3 质粒构建 | 第20-21页 |
2.4 抗体和试剂 | 第21页 |
2.5 细胞质粒转染 | 第21页 |
2.6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21-22页 |
2.7 免疫荧光染色 | 第22页 |
2.8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22-23页 |
2.9 免疫共沉淀(Co-IP) | 第23页 |
2.10 流式细胞术检测(FACS) | 第23页 |
2.11 电生理检测 | 第23-24页 |
2.12 酵母钾离子互补实验 | 第24页 |
2.13 体外拯救重组HCoV-OC43病毒 | 第24页 |
2.14 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PA)滴定病毒滴度 | 第24-25页 |
2.15 病毒生长曲线 | 第25页 |
2.16 RNA提取和反转录 | 第25-26页 |
2.17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 | 第26-27页 |
2.1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19 病毒体内(小鼠)感染实验 | 第27-28页 |
2.2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28页 |
2.21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3、实验结果 | 第29-55页 |
3.1 HCoV-OC43辅助蛋白ns12.9 是病毒离子通道蛋白 | 第29-32页 |
3.2 ns12.9 基因缺失的cDNA克隆pBAC-OC43-Δns12.9 的构建 | 第32-36页 |
3.3 体外拯救突变病毒HCoV-OC43-Δns12.9 | 第36-38页 |
3.4 突变病毒HCoV-OC43-Δns12.9 在体外感染增殖能力减弱 | 第38-39页 |
3.5 体外瞬时表达ns12.9 蛋白能够补偿突变病毒HCoV-OC43 -Δns12.9 产量 | 第39-40页 |
3.6 病毒离子通道蛋白ns12.9 不影响HCoV-OC43病毒的侵入,基因组复制,sgm RNAs合成和蛋白表达 | 第40-44页 |
3.7 病毒离子通道蛋白ns12.9 影响HCoV-OC43病毒的组装 | 第44-47页 |
3.8 突变病毒HCoV-OC43-Δns12.9 在体内感染增殖能力减弱 | 第47-50页 |
3.9 体外瞬时表达其他人类冠状病毒的SNE蛋白能够补偿突变病毒HCoV- OC43-Δns12.9 产量 | 第50-52页 |
3.10 体外瞬时表达其他病毒的离子通道蛋白能够补偿突变病毒HCoV-OC43- Δns12.9 产量 | 第52-55页 |
4、结论和讨论 | 第55-59页 |
5、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专业综述 病毒离子通道蛋白研究进展及前景 | 第69-93页 |
1、引言 | 第69-72页 |
2、主要病毒离子通道及其功能 | 第72-76页 |
3、病毒离子通道抑制剂 | 第76-78页 |
4、总结与前景 | 第78-80页 |
5、参考文献 | 第8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附录 缩写词对照表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