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态及传播影响力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8页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第10-15页
        一、关于电视节目的基础研究第10-11页
        二、电视节目的形态研究第11-12页
        三、电视节目的传播影响力研究第12-14页
        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研究第14-15页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5-16页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16-17页
    第五节 课题研究材料来源第17-18页
第二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产生的背景及概况第18-32页
    第一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产生的背景第18-20页
        一、“娱乐至死”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第18-19页
        二、一系列“限娱令”颁布并推行第19-20页
    第二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概况第20-32页
        一、与文化类节目的比较第23-28页
        二、与《National Spelling Bee》的比较第28-32页
第三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态分析第32-62页
    第一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形态概论第32-35页
    第二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形态的特点第35-62页
        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定位第36-40页
        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设置第40-62页
第四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传播影响力分析第62-92页
    第一节 传播力与影响力概述第62-65页
        一、概念界定第62-64页
        二、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关系第64-65页
    第二节 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评估标准第65-73页
        一、传播力的评估标准第65-67页
        二、影响力的评估标准第67-73页
    第三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分析第73-92页
        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传播力分析第73-79页
        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影响力分析第79-92页
第五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其他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反思第92-107页
    第一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的问题第92-96页
        一、节目参与者:参赛群体的单一化第92页
        二、节目形态上:形式相对简单,缺乏新鲜元素第92-93页
        三、节目内容上:生僻字带来的不适感第93-94页
        四、教育方式上:“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播第94-96页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文化类节目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96-107页
        一、规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短第96-97页
        二、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长第97-10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附录第111-11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中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研究
下一篇:从《看佛山》看中国城市纪录片的城市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