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殡葬改革中的文化冲突研究--以“寿材回收”事件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7-16页 |
一、选题的社会背景 | 第7-8页 |
二、选题的学术背景 | 第8-13页 |
(一)关于文化冲突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8-11页 |
(二)关于我国殡葬习俗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三)关于殡葬改革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4页 |
四、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研究难点 | 第15页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安庆市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 | 第16-23页 |
一、安庆市“寿材回收”的启动 | 第16-17页 |
二、安庆市“寿材回收”的现状 | 第17-23页 |
(一)“寿材回收”对殡葬改革的促进作用 | 第17-19页 |
(二)“寿材回收”带来的主要问题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安庆市“寿材回收”事件中的观念文化冲突 | 第23-33页 |
一、“保留全尸”与“化骨扬灰”的冲突 | 第23-26页 |
(一)“保留全尸”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第23-24页 |
(二)“化骨扬灰”带来的内心惶恐 | 第24-26页 |
二、“灵魂不灭”与“魂不附体”的冲突 | 第26-28页 |
(一)“灵魂不灭”传统观念下的丧葬起源 | 第26-27页 |
(二)火葬后“魂不附体”带来的世代轮回感的丧失 | 第27-28页 |
三、风光厚葬与节约简葬的冲突 | 第28-33页 |
(一)风光厚葬观念由来已久 | 第28-29页 |
(二)丧仪简化带来的负疚感 | 第29-33页 |
第三章 安庆市“寿材回收”事件中的制度文化冲突 | 第33-39页 |
一、正式制度的实施遭到非正式制度的抵抗 | 第33-35页 |
二、原有殡葬礼仪生存结构面临挑战 | 第35-37页 |
三、人情互动礼俗减少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安庆市“寿材回收”事件中的行为冲突 | 第39-47页 |
一、对话性行为冲突 | 第39-41页 |
二、抗议性行为冲突 | 第41-43页 |
三、对抗性行为冲突 | 第43-47页 |
结论与思考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