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3-30页 |
2.1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 | 第13页 |
2.2 RouteFlow | 第13-15页 |
2.3 网络配置协议(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与YANG语言 | 第15-20页 |
2.4 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 | 第20-23页 |
2.5 其他相关的网络协议 | 第23-30页 |
2.5.1 路由协议 | 第23-26页 |
2.5.2 传输协议 | 第26-30页 |
第三章 RouteFlow中通用路由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 第30-45页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0-33页 |
3.2 邻居发现子模块 | 第33-35页 |
3.2.1 物理邻居发现 | 第33-34页 |
3.2.2 协议邻居发现 | 第34页 |
3.2.3 邻居的管理 | 第34-35页 |
3.3 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子模块 | 第35-37页 |
3.3.1 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 | 第35-36页 |
3.3.2 连接管理 | 第36-37页 |
3.4 数据转换子模块 | 第37-43页 |
3.4.1 数据格式的定义 | 第37-41页 |
3.4.2 数据交换格式的选择 | 第41-43页 |
3.5 数据和命令交互子模块 | 第43-44页 |
3.6 数据的存储 | 第44-45页 |
3.6.1 数据库的选择 | 第44页 |
3.6.2 存储内容 | 第44-45页 |
第四章 RouteFlow中路由协议通用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45-72页 |
4.1 邻居发现子模块 | 第45-47页 |
4.1.1 物理邻居的发现 | 第45-46页 |
4.1.2 协议邻居的发现 | 第46-47页 |
4.1.3 邻居的管理 | 第47页 |
4.2 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子模块 | 第47-55页 |
4.2.1 连接的建立和数据的传输 | 第48-53页 |
4.2.2 连接的管理 | 第53-55页 |
4.3 数据转换子模块 | 第55-62页 |
4.4 数据和命令交互子模块 | 第62-67页 |
4.4.1 模块的主要数据结构 | 第63-65页 |
4.4.2 需要实现的主要函数 | 第65-67页 |
4.5 新协议的添加 | 第67-72页 |
第五章 测试 | 第72-86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72页 |
5.2 测试拓扑 | 第72-73页 |
5.3 功能测试 | 第73-84页 |
5.3.1 子模块测试 | 第73-75页 |
5.3.2 系统整体测试 | 第75-82页 |
5.3.3 将其应用于RouteFlow中进行测试 | 第82-84页 |
5.4 性能测试 | 第84-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